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1020章 黎平格局

第1020章 黎平格局

枝丫,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树枝。”刘正认真的说道:“这没有主次之分,唯一的差别在于大小不同。”

    蚕女沉默了,与两亿多晋国百姓相比,十万大山之中的百万九黎族人,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好在出山的九黎族人已经修筑了黎平城,就可以近距离的感受晋国的强大了。

    九黎族人走出十万大山参与华夏的建设,就是一种当家做主的体现。

    这样的有序融合,将会提升整个华夏的凝聚力。

    刘正回到滇池之后,决定以九黎十二卫为骨干创建九黎营。

    九黎营与星武营地位平等,至于后续发展如何,就得在实战中进行检验了。

    九黎营的编制同样是八百人,以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为基础进行锻炼。

    在筹建九黎营的同时,刘正还把蚕女等人送到滇池的兴汉学宫接受系统的星武技能培训。

    三个月后,九黎营建制完毕。

    刘正命九黎营进驻昆仑关,以抵御东吴周瑜的进攻。

    西面,茂县的郭淮兵出松藩,准备攻占羌族腹地。

    黎平城建筑完毕,南中各部渐渐的适应了晋国法律。后方稳固之后,刘正再次提出了攻打鬼门关的计划。

    “拿下鬼门关,晋国西南防线才会固若金汤!”刘正说道。

    “庄主,听说刘备在鬼门关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咱们想要攻占那里的话,他们会不会鱼死网破?”郭嘉问道。

    “晋国的安全,不能寄希望于鬼门关势力的仁慈。”贾诩说道:“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干就得了。”

    “好!”刘正说道:“邓艾带领星武营预备役留守滇池,其余各部按照作战部署进入战场,准备攻打鬼门关。”

    星武营进入战场节点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滇池到鬼门关之间的直道。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为了保障直道,刘正还让马钧规划了交战区域内的水道。

    梳理水道,是晋国立足南中的根本。

    刘正把文官连的大部分成员调到了南中地区,就是想要集结众人的智慧,解决困扰了华夏数千年的疑难杂症。

    星武营的战争机器全面启动,在蚕女的协助下,南中各部对于武装修路并没有太多的不满。

    星武营调动整个南中地区武装修路的消息传到鬼门关之后,诸葛亮又开始头痛了。

    “孔明,如何迟滞星武营的修路进度?”刘备问道。

    “主公,要想富,先修路!”诸葛亮答道:“现在的情况是刘正已经绑架了南中地区的百姓,咱们什么都做不了了。”

    诸葛亮忍不住的开始怀疑,当初凤凰山战败之后,蜀汉退出益州的决定是不是太过于草率了?

    鬼门关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抗衡星武营。

    九黎营进驻昆仑关之后,吴蜀联盟就形同虚设了。

    诸葛亮本来想利用九黎的传统困住刘正,从而迟滞星武营扩张的速度,只可惜事与愿违。双飞蝶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蛮汉长期对峙的局面,还让九黎族人获得了走出十万大山的契机。

    黎平城的存在,代表着蛮汉合一由理论阶段上升到了实践阶段。释放参与蛮汉联姻的汉人男子,让他们携带妻女返回中原,更是最大限度的化解了传统矛盾。

    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的一番布置,反而让刘正获得了巨大的臂助。

    编制九黎营,更是成了推进南中归化的关键节点。

    诸葛亮的失意,完全变成了刘正的得意。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