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902章 文化趋同

第902章 文化趋同

汉匈均势,在河东就没有发言权了。

    河东汉官压制南匈奴人,让刘泉的支持者开始动摇了。

    刘豹亲自前往灵州,联合羌人共同对付汉人。

    刘渊受命镇守雁门,既不像刘豹那样偏激,也不学刘泉的软弱。

    然而刘渊的小动作却没有瞒过刘豹的眼睛,这才被迫亲自押运后勤物资离开了雁门。

    “士载,文化趋同需要时间,刘泉的实力太弱了,对咱们稳定并州和凉州局势的帮助并不大!”刘正说道:“这回建国筹备,接纳刘渊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庄主,刘渊狡诈!肯定是想占咱们的便宜!”邓艾说道:“华夏的包容,在很多时候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正决定见一见刘渊。

    “南匈奴雁门镇守使,拜见刘庄主!”刘渊按制拜见,大声的说道。

    “刘镇守使不必多礼,请坐下回话!”刘正说道。

    庞统忙引刘渊入座。

    刘渊倒也不怯场,直接深入浅出的谈起了并州局势。

    “刘镇守使,你觉得雁门郡守府还需要做点什么?”邓艾问道。

    “邓将军,南匈奴人扎根并州一百多年的时间了,人口数量也突破了两百万。”刘渊说道:“雁门汉人仅有百万,我需要执掌郡守府,实行南匈奴人自治。”

    “并州是传统的粮区,让南匈奴人去摆弄,那就是暴殄天物。”张辽说道:“刘镇守使,你一不懂时令节气,二不懂农耕技术。让你来主持雁门郡,如何劝课农桑?”

    张辽的张家世代镇守雁门,对于刘渊的提议保持着高度警惕。

    刘正并没有说话,只想旁听刘渊的论述。

    玉门关北的坚昆蠢蠢欲动,雁门郡的稳定,事关整个西线边防的战略大局。

    刘渊知道,张辽的立场就是并州汉人百姓的立场。

    雁门的南匈奴人,可不像刘泉那样委屈求全。

    “张将军,实力决定地位。”刘渊说道:“我承认,兴汉军在幽州的整体实力超过了南匈奴人。然而在雁门地区,特别是张家主力随兴汉军南征北战之后,我部的实力已经全面碾压汉人百姓了。”

    刘正示意郭嘉发言。

    郭嘉忙向刘渊提出了两个治理雁门的方案。

    其一是将雁门郡一分为二,雁门关依旧由张家主政,南匈奴聚居区实行自治。以梅园制定的草原民族自治法案为基准,展开地方的建设与管理。

    其二是南匈奴人迁到灵州,准备出玉门关,进入坚昆的兴汉军控制区。

    刘渊开始为难了。

    南匈奴人进入坚昆,就意味着放弃了多年以来的汉化成果。习惯了并州的稳定生活,很多人都不愿意挨饿受冻。

    接受自治法案倒是容易,可是南匈奴人的独立性完全消失。以中原汉人强大的同化能力,也许百年之后,华夏百族之中,就没有匈奴这个民族了。

    刘渊既不想做历史的罪人,也不愿意让南匈奴人,重新过回曾经的苦日子。

    没有实力,放屁都不香。

    承平日久的南匈奴人,几乎聚不齐二十万敢战之师。面对兴汉军的压力,刘渊也没有正面抗衡的勇气。

    好在兴汉军的全面军改,并州的兴汉军仅有二十万主力部队,刘渊这才坐地起价,想要趁机捞点儿好处。只是他低估了并州集团的实力和战心,无法应该张辽的压力。

    “文远,雁门的事情,由你张家全面跟进。”刘正说道。

    “庄主放心,并州是兴汉国的并州。”张辽答道。

    张辽离开会议室之后,立即上表梅园,表张虎为并州刺史。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