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776章 争讼焦点

第776章 争讼焦点

自然就没有必要采取非法手段了。

    其实在法制建设的三个时期,弱势群体均处于不利地位。关羽杀了人一走了之,留下孤儿寡母在家乡受人欺陵。曹爽谋反更是祸及家人。

    只有重法时代,人们的生命权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爷爷,您的意思是说梅园即将进入重法时代吗?”刘民问道。

    “不错!”刘正回答说:“宁晋县令梅知节的案情,就是重法时代开启的见证。”

    重法时代最核心的要求在于尊重法律。宁晋县令梅知节公然抗法走私劣质粮食。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也是实实在在的违法行为。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宁晋县令梅知节违法了。这就是律师选择为其辩护的根本立场。只有尊重法律的权威性,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与公平。

    因此关于宁晋县令梅知节的辩护必须要选准切入点。案件的关键在于劣质粮食走私。

    刘正坚持认为争讼的焦点不在于是否有罪,而在于梅知节本人是否以权谋私。

    “爷爷,即便是梅县令的举措大公无私,又有什么意义呢?”刘民问道。

    梅园政事堂追究的是拒不执行政令问题,刑部的着眼点是宁晋县令梅知节的公然抗法和走私劣质粮食问题。

    刘民不认为把争讼的焦点放在是否牟利上,就可以免除宁晋县令梅知节的罪责。只是劣质粮食走私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想要打开突破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既然无法彻底的无罪释放,那就只能在减轻罪责上做文章。刘正建议刘民把案件的重心放在宁晋县令梅知节,是否在劣质粮食走私的过程中以权谋私上面。

    按照律法,梅园政事堂虽然说可以允许属官犯错,但是却对以权谋私零容忍。

    刘民走访了宁晋的涉事粮铺。不仅获悉了粮铺在劣质粮食售卖过程中的情况,还找到了其中最有力的佐证。劣质粮食的零售价格仅仅是新粮的七成,同时还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最关键的是宁晋县令梅知节,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走私,也没有收取任何的好处。

    第三天,刘民带着收集整理成册的证据前往出发前往邺城,对宁晋县令梅知节案进行辩护。

    在宁晋县城的城门口,一行人正在给刘民送行。

    “民儿,你要记住:解说律法必须要有根有据!律师的职业道德在于据理力争,而不是信口开河!”刘正认真的叮嘱说。

    “爷爷,我记住了!”刘民挺直了腰板回答说。

    “刘大人,拜托了!”梅花上前说道。

    “放心,一切有我!”刘民信心十足的说道。

    看着远行的马车,刘正觉得似乎比将士出征更显荣耀。重法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诉讼成本的增加。还不知道是好是坏呢?

    面对全新的形势,刘民的行为将掀起滔天巨浪。律师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注定会成为律法建设最关键的一环。

    只是刘民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注定会孤军奋战。律师解释法律的行为,很快会激发世家之间新一轮的博弈。

    刘正决定亲自前往邺城为刘民提供安全保障。世家不是傻子,肯定会明白重法时代意味着什么?对于改革的先行者,一定会有人选择从肉体上予以消灭。

    控法时代,法律由世家说了算数;重法时代,世家会主动按照法律要求行事。法律的权威大于世家私法,肯定会引起反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