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757章 空城之计

第757章 空城之计

绕着淡淡的危机。不致命,却总是教人无法安心。

    对于王志的提议,司马懿本想派一队人马前往试探,只是话到嘴边又犹豫了,似乎脱口而出就会大祸临头。

    天水城头,诸葛亮见司马懿不进不退,精神高度紧张。眼看一曲将尽,魏军依旧剑拔弩张。抚琴之道,贵在专心。分心事琴,必将弦断音夭。

    诸葛亮受魏军杀气影响,指尖力道骤然增加。拨弦之际,由于弧度过大。“嘎嘣”一声脆响,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传入了司马懿的耳朵里。

    贾诩看似漫不经心的挥动笤帚洒扫街道,其实城头上的一举一动都在脑海之中闪烁。直到弦断的那一刻,才知道大事不妙。一旦司马懿理解为诸葛亮心虚,魏军只需一个冲锋就坏事了。

    千钧一发,贾诩只好运转真气弄出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司马懿先是听到了城头弦断,紧接着又听见了万马奔腾。魏军马匹受惊,齐齐倒退一步。

    “撤!”司马懿立即下令。王志心存疑虑。只是那万马奔腾的声音犹在耳畔,质疑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

    诸葛亮虚惊一场,在天水城头上目送司马懿离开,心中却在琢磨万马奔腾源于何处?突然想起洒扫街道的老人,忙命抱剑书童去请。

    一刻钟之后,抱剑书童独自回到诸葛亮身边说:“丞相,洒扫老人已经回家,只在地上留下了字:善待百姓!”

    “天佑蜀国!天佑我军!”诸葛亮仰天疾呼。对于老人的遁走,他只能不了了之。

    贾诩回到刘正身边,对于最后留字的举动暗自得意。传播善念,关键在于恰逢其会。有了“善待百姓”那四个字的存在,天水城中的洒扫街道就没有违背将星公约的宗旨和使命。

    “文和,感觉怎么样?”刘正问道。他虽然说已经过了出风头的年龄,但是却看着一直明哲保身的老伙计表演了一出精彩的节目。万马奔腾,留字离开,把“善待百姓”的理念种到了诸葛亮的心中。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呀!

    “我亲自种下善因,让家乡百姓享受善果,太值得了!”贾诩心念一动,摄取一块城外山石,勾勒出洒扫老人的模样,只是在面容上模糊化处理。

    天降祥瑞,洒扫老人!诸葛亮得知以后,立即组织百姓祭拜,感念上苍大德。

    看着城中百姓,诸葛亮觉得刀兵不祥,于是就有了退兵的念头。他派人传令关兴和张苞,大军不必回转祁山,直接回转蜀中。又派人前往街亭,命令剑阁军退回阳平关待命。

    临走之时,诸葛亮突然想起了洒扫老人的交待,忙命令抱剑书童到城中询问,安排愿意入川的千余户百姓前往南郑安家落户。

    “丞相,迁徙百姓,有那个必要吗?”抱剑书童看着拖家带口的迁徙队伍,觉得纯粹是自找苦吃。把天水百姓迁到汉中以后,还有数不清的安置问题,千户人家万口人,如何与汉中原住民和睦相处?

    “空城之计瞒不了太久,万一司马懿迁怒于天水百姓,那就是本相的罪过了!”诸葛亮说道。他不能让百姓代为受过,算是践行了“善待百姓”的诺言。

    “迁民之行,蜀汉首次北伐算是不胜不败,至少弥补了剑阁军的损失,蜀军有再战之力!”刘正说道。诸葛亮的行为,在凉州大地种下了根基。只要祁山百姓不对蜀军失望透顶,蜀汉的北伐就不会断绝。

    “现在就看诸葛亮如何处置马谡了!”贾诩也明白了蜀汉的形势。荆州派与益州派角力,要是让王平捡了个大便宜,只怕会寒了人心。马谡倒了,文聘独木难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