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180章 典韦出击【谢谢书友(瓜花花)的推荐票支持】

第180章 典韦出击【谢谢书友(瓜花花)的推荐票支持】

   陈到已经喝撑了,碰到黄忠,得尊敬老人吧!

    陈到认罚,三杯水下肚,整个人摇摇晃晃。

    看见赵云,又被指责偷师——红马赵云。

    这可是铁证如山了。

    陈到没有办法狡辩,再罚水三杯。

    喝完之后,有点撑。

    马超来了,一口一个陈哥,又是三杯水,送进了陈到的肚子里。

    陈到暗自叫苦——好撑!

    典韦也来了,先敬陈到三杯水。

    陈到只能陪喝。

    他快要顶不住了,尿意忍不住的上涌。

    然而他不能尿遁,还得回敬典韦三杯水呢?

    哪曾想才刚喝完,刘正又站出来补刀了。

    祸从口出,这真的是至理名言。

    谁叫陈到说了一句——我就不信他典义贞,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旋门关呢?

    巧合的是,刘正居然听见了,还与陈到立下了赌约。

    这下好了,要命的罚水三杯。

    陈到顶不住了,本能的就想要拒绝。

    刘正说:“叔至,你可要想清楚了!”

    郭嘉问:“叔至,你不想打偃师了吗?”

    陈到哭了,一个大男人,居然喝水喝到哭。

    陈到说:“我没哭,是被水撑哭的。”

    好在贾诩出来解围,不就是比憋尿厉害嘛!

    贾诩一出马,其他人都怂了。

    要论喝水厉害,贾诩号称——千杯不尿。

    刘正抓过贾诩,威胁他说:“文和,弄虚作假,可不是英雄好汉呀!”

    贾诩忙认输说:“侯爷,我不想当英雄好汉,行吗?”

    刘正摇了摇头,对贾诩说:“文和,你正值壮年,要比奉孝勤快才行呀!”

    贾诩问:“侯爷,上了贼船之后,可以申请下船吗?”

    贾诩每天都提心吊胆的,自从跟了刘正之后,他想睡一个安稳觉,居然成了最不可能的奢望。

    刘正说:“文和,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呀!”

    贾诩真无语了。

    郭嘉说:“文和,兴汉军的防御,都出自于你的手中。”

    你要对自己的能力,有绝对的把握和信心。

    五万袁绍军,在偃师城外留一半吧!

    这样一来,就万无一失了。

    贾诩问:“为什么老是我呢?”

    郭嘉讪笑着说:“这个嘛,你的经验比较丰富,还是由你来做比较合适。”

    贾诩问:“奉孝,你扬名天下。我却背毒士黑锅,你有想过我的感受吗?”

    刘正说:“文和,别纠结了!”

    你要是成了坏人,我也逃不掉的。

    至于郭嘉,也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有福同享,有毒同当。

    其实背黑锅的人,已经出现了。

    三师兄,魏武侯曹操,荥阳一战,引流民成军。

    孙策军在汜水关的锅,也只能让曹操军来背了。

    贾诩终于想通了,反正有两个坏榜样,恶例在前,再坑一把袁绍,别人也不知道——是兴汉军在捣鬼。

    刘正说得口干舌燥的,下意识的举起水杯,一饮而尽。

    好端端的庆功宴,吃肉喝水,就成了兴汉军的标准配置。

    典韦居然财大气粗了一把,肉管够,水任意喝。

    庆功宴的热闹,让参与者们,都暗自下定决心——争取做下一支,举办庆功宴的队伍。

    大家都不缺钱,缺的是荣誉。

    陈到又满血复活了,到处找人拼水,发誓要报仇。

    就连刘正,也被陈到逼着尿遁了一回,才算是消了灾。

    赵云问:“侯爷,什么时候打下一仗呀?”

    刘正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郭嘉说:“真定乡侯,联军七十二将,封侯者不足二十人,剩下的人都等着立功呢?”

    兴汉军中,已经有了好几个侯。

    黄忠是勇侯,郭嘉是智侯,马超是信侯,陈到是仁侯,典韦是义侯。

    贾诩是礼侯,合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勇。

    讨董支队,一军八侯;名扬天下,谁敢不服?

    战阵封侯,是武将的特权。

    刘正打算回幽州之后,制定封侯的新标准,争取提升爵位的含金量。

    军功侯,政略侯,以及献金侯,三种爵位并列,都享受荣耀,同时拥有提案权。

    参与兴汉军的战略规划,只有一点——土地政策,不许更改。

    刘正心想,谁想要说话,就得拿出足够多的贡献来。

    以前那种“好名声就官”的办法,到了兴汉军这里,是行不通的。

    清官值得表扬,却不能重用。

    好官可以重用,但是不宜身居高位。

    能官才是重中之重。

    一位让大家一起饿肚子的清官,可以成为学习的凯模,却不能让人效仿。

    衡量政务官的唯一标准,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

    刘正心想,用新的评级标准,有效的引导执政官们务实弃虚。

    毕竟虚名填不饱肚子,要真正做到——人走了,茶不凉,政不息!

    刘正不怕腐朽,怕的是不作为,还把自己吹上了天的庸官们。

    郭嘉说:“侯爷,不如定下爵位人口的比例,以后就不会乱套了。”

    刘正说:“奉孝,荣耀不怕人多,即便是人人封侯,那又如何呢?”

    只要达到封侯的标准,一律加封。

    封侯并不意味着享受特权,而是做出贡献的开始。

    维持爵位的消耗,每年都得拿出相应的功勋来。

    比如一个万金侯,每年要上缴兴汉军府库一亿贯五铢钱。

    千金侯每年百万贯。

    百金侯每年万贯。

    等级分明,逼着大家努力的赚钱。

    若是有朝一日能力不足,那就只能从头再来。

    这是制度的力量。

    郭嘉终于明白了,刘正这是在养蛊。

    军人封侯容易,养侯难!

    就在于制度不明。

    如今定好了养侯标准,还怕大家不努力吗?

    贾诩拿着情报来找刘正,是关于公孙瓒军的。

    刘正心想,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