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93章 计斗符兵

第93章 计斗符兵

一营举盾,把张宝和符兵困在了核心。

    刘正看着里面的对手,大吼一声:“投降不杀!”

    身后血战余生的兴汉军战士齐声高呼:“投降不杀!”

    张宝站在符兵锥形阵的最前端,没有答话。

    只是舞动着手中带血的长剑,率先发起了冲锋。

    身后幸存的符兵们相互扶持着冲向了兴汉军的盾阵。

    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撞在了盾墙之上,谱写了最后的绝唱。

    郭嘉左手下压,冷冷的声音回荡在风雨之中。

    郭嘉命令说:“强弩兵,目标符兵方阵,覆盖射击!”

    突然,符兵搭起了人墙,领头的符兵抓起了张宝冲锋的身躯。

    那人在万箭齐发的前一刻,把张宝扔出了兴汉军的包围圈。

    无情的弩矢吞噬了符兵方阵,只有张宝成了唯一的漏网之鱼。

    刘正知道张宝不好对付,也就没有下令追击。

    战后统计:

    丹阳团战死三百人,受伤八百人。

    两栖团战死五百人,受伤二百人。

    宛城营战死一百人,受伤四百人。其中大部分是屈申关英雄连的人,贾穆也受了轻伤。

    独立营战死五百人,没有受伤。

    白毦兵战死五十人,人人带伤。

    总的来说,这场颖水河战役,兴汉军伤筋动骨。

    对手黄巾军:

    两万六千名普通战士留下了近四千具尸体,剩下的两万二千人不知去向。

    三千名黄巾力士,血战而亡,造成了兴汉军各部有限的伤亡。

    九百九十九名符兵,全部阵亡。这些人的手上都或多或少有着兴汉军将士的鲜血。

    罪魁祸首张宝逃走,差点儿让刘正气得吐血。

    刘正本来想立即抢攻阳城,郭嘉劝住了他说:“校尉大人,左中郎将府的皇甫嵩故意保存实力,坐看兴汉军血拼张宝。咱们是时候为自己考虑了!”

    刘正觉得也是,兴汉军从来没有想过要以劣势兵力与张宝血拼。

    虽然兴汉军打断了张宝的脊梁骨,但是自身也是元气大伤。

    刘正问:“咱们的补充兵员还有多少呀?”

    郭嘉看着手上的伤亡数字,叹了口气说:“刚好够补全编制!”

    刘正只能传令平贼校尉部,各部就地整军。

    战后总结,依旧由郭嘉发言:

    今日一战,兴汉军平贼校尉部九千对阵张宝本部三万人马。

    其中黄巾军两万二千人马溃散,真正与兴汉军血战的只有不到五千人。

    兴汉军战而胜之,值得庆祝!

    然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雨中配合不到位,兵器受雨水干扰严重。

    这些都是导致伤亡惨重的根本原因。

    然而雨中大战,兴汉军打得辛苦,黄巾军也不例外。

    情报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这场血战的爆发。

    张宝主力北上与左中郎将府的大军交战,难道事先就没有任何的风声传出来吗?

    还是以为兴汉军所向披靡,对于自家之外的各支队伍,都不屑一顾了呢?

    关于战前的情报不畅,是情报部门的失职,随军情报部要做出深刻的检讨。

    校尉大人常说:三军未动,情报先行!

    这不是一句空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对于兴汉军来说,情报是胜利的关键。

    总的来说这场战斗是平贼校尉部建制以来的第一次血战。

    整支部队都获得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

    首先是配合上的缺陷,可以在以后的训练之中加以改进。

    其次是兵器上存在的问题,关于防水防滑方面的设计,必须要军械部门的人,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就是各部的联合演练还要加强,尽量避免各自为战的怪象。

    郭嘉讲完之后。

    刘正做了最后的总结:

    战斗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唯一标准!

    希望这句话可以印在兴汉军各级指挥员的脑海之中。

    通过这一仗,咱们看到了自身的水平,也看到了差距。

    战场周边情报的滞后,直接导致了不得不战,被动迎战的后果。

    情报部必须要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武器防水方面也要更新换代。

    最关键是指挥员的思想要及时调整,该血战的时候不能含糊,该动脑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蛮干。

    我们这一仗打得好,至少北军第一精锐的名声是实至名归了。

    打断了张宝的脊梁骨之后,兴汉军的腰板就硬起来了。

    这要是换了此战之前,左中郎将府各部和皇甫嵩,只是把咱们当成一支走了狗屎运的挂名杂牌军。

    自此之后,汉帝亲军平贼校尉部,就是一支不容小觑的精锐力量了。

    像之前那种故意不通报军情的行为,应该不至于再次发生了。

    刘正强行扣下了,左中郎将府皇甫嵩的使者钟繇,并且命令情报部的人,把钟繇的家人送到南山城。

    同时写信给皇甫嵩,直接了当的提出让钟繇到南山城,代表着左中郎将府的全体官兵,给颖水河战役中牺牲的兴汉军将士守灵。

    皇甫嵩自知理亏,不好意思索回钟繇,只得默许了刘正的做法。

    再说钟繇只不过是临时征辟的人才,倘若可以平息刘正的怒火,也是值得的。

    就这样,钟繇被强行的绑架到了南山城,终其一生也没能出得了幽州。

    兴汉军血战一场,唯一的实惠就是九百九十九把精冶长剑。

    陈到大喜之余,报请刘正批准:白毦兵换装精冶长剑,成了兴汉军第一支技击大军——剑兵。

    钟繇也是兴汉军的一大收获,至少刘正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