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乱世南唐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抢购债券

第三百四十九章 抢购债券

柜台上。

    “二位客官,抱歉,咱这一百文,指的是新钱,您二位这是旧钱了。”掌柜的搓搓手,现在这县城里,都开始统一以新钱标价了,那玩意是硬通货。

    “这钱不能用了么?咱这可不是劣钱。”老李觉得有些来气,家里好屯了好些铜钱呢,都是好钱,怎么就不流通了呢?

    “能用,就是得加钱,要不你去钱庄兑换,那也有损耗。您二位看看这质地,这才叫好钱,哪能一比一换呢。”掌柜的从柜台后面拿起一枚十文的大钱,往柜台上一放,那就一个光亮大气。

    俩人看着眼前的大钱,愣是没法反驳,毕竟他们还无法厚颜到睁眼说瞎话。

    “我等只有这种铜钱,该付多少文?”既然身上没有新钱,又不想用银子,那就只能加钱了。

    “加一成差不多,也是好钱。若是那种劣钱,得加五成起步。”掌柜的也不心黑,这比例跟钱庄比起来,也是差不多,毕竟他这靠着钱庄,对里面的门道摸得很清楚。

    “那就加一成。”俩人觉得还能接受,又各从怀里掏出五枚铜钱,随后就跟着小二往房间走去。

    房间很简单,却算得上干净,俩人的行礼就是银两,都揣在怀里。

    “老李,咱俩要不出去吃点?”张员外有些饿了,身上揣着银钱,这个点独自出门,有些不放心。

    “要不就客栈随便吃点,咱们来此是有事要办。”李员外不想出去,他就一心想着老老实实在房间待着,明天换了新钱去衙门里买债券。

    “那咱们先歇个脚,一会再去前面看看。”赶了一天路,张员外觉得脚上都出水泡了,好久没这么辛苦了。

    小二打了一盆热水过来,让他俩泡泡脚,这住客栈的,一般都是赶远路的,累了一天泡泡脚,可以解乏。

    “老李,你准备买多少债券?”张员外本来因为今早的事情,对李员外还颇有微词,但是如今还有求于他,无论是钱庄还是衙门那边,他都知之甚少。

    “准备买六张,以后这债券,就算传家了,不打算赎回。”李员外想好了,六张债券价值三百两,一年利钱就是十五两,算不上多,却够三五口家庭的基本生活了。

    以后只要忠勇军在,剑州商行在,他家就能衣食无忧,花这些钱,买一份保障,值!

    “这么多?我就先买三张吧。”张员外没有时间准备,随身就带了一百多两,家里倒是还有些积蓄,但是这会回去肯定来不及了。

    “嗯,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买,我是想好了,咱们攒钱就是为了一份保障,这买债券比放家里好。”李员外拿起干布擦脚,这银子放在家里,再多年,他也不会多出半分来。但是这债券就不一样了,就算每年结算的利钱,不继续投资,那二十年就回本了,债券还在自己手中。

    “但是这官府的话,真的能信吗?”张员外记得,以前官府的话都不太靠谱啊,怎么这次李员外就这么积极呢。

    “老张,这忠勇军,跟别的地方不一样,那是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各乡吧,都有当兵的,以前有,现在也有,除了忠勇军,谁能落实这抚恤奖励制度的?我李家村的李大卫,战死之后,骨灰回家的当日,抚恤银、军饷、还有之前攒的赏银这些,一共六十多两,全部送到妻儿手上。人忠勇军还说了,只要等孩子成年,衙门里安排事情做,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忠勇军啊,是越来越能打。”老李摇摇头,他是就一个儿子,不然也送去参军,这条件也太好了。

    人无信不立,如今的忠勇军,在诚信上,做到了很多君王都做不到的地步。

    张员外闻言,也是不住的点头,如果不是那种阶梯的粮税征收制度,他也觉得忠勇军不错。

    如今身上只带了这么多银钱,只能等明日回家之后,再想办法。

    次日天蒙蒙亮,客栈里面就开始嘈杂起来,熟睡中的俩人原本还心有不爽,再一听,都是准备去钱庄排队的,赶紧穿好衣服就往外走。

    客栈里有现成的早餐,两个包子加一碗豆浆,十二文钱,旧钱加一文,十三文。俩人各自端着豆浆喝个干净,边啃边往钱庄走去。

    钱庄照例是没有开门的,但是却有一个小厮在指挥大家排队,等俩人到时,前面已经有十几位人在排队了。

    “老李,大家怎么都听他的?”张员外将最后一口包子吞下,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身上穿的也是剑州商行新出的棉袄,怎还要听一个小厮的指挥。

    “人家这是钱庄特意安排的,免得乱了套,不守规矩的,得排到最后面去,要不下次再来。”李员外昨天就来排过队伍了,自然知道这里面的规矩。

    张员外闻言,顿时闭口不言,县官不如现管,换不到新钱,昨夜的开支就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