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乱世南唐 > 第六十九章 试铸火炮

第六十九章 试铸火炮

亲手将火药给捣鼓了出来,为了保证威力,根据后世大概的记忆,不停改变配比,总算得到了最优的配比。这玩意得极度保密,连工匠都不能知道,这是孙宇最大的秘密,足以改变战争模式。不到改变天下大势的时候,孙宇断不会将此物给搬出来,这东西只要传了出去,早晚都能仿制出来,毕竟懂得火药的炼丹方士也有不少,只是不曾想到将此物用于战争罢了。

    十日之后,孙宇总算将梦寐以求的火炮给等来了。三门黑黝黝的火炮,整齐排开,三位大匠师正在进行最后的炮膛打磨。旁边还有几个工匠学徒在打磨铁球,铁球外面覆盖一层铅,这就是火炮的炮弹。铅的作用就是在发射时高温膨胀,提高气密性,因为火炮的炮膛是越靠近出口,尺寸越大。

    等到整个火炮打磨完毕,装在早就准备好的炮车上,直接推到潭边,等一切安顿完毕,除了孙宇跟孙三刀,只留下三位大匠师在此观摩。

    “这门先装一份药。”孙宇指着炮管最厚的一门火炮说道,这该装多少药他也不清楚,反正就这么来吧,慢慢尝试。

    “点火,撤!”等到孙三刀将炮弹压实,孙宇带着三位大匠师直接撤出几十步,留下孙三刀点火。孙三刀掏出火折子,点燃之后优哉游哉朝后走。

    “三刀,你快点!”孙宇带着三位大匠师趴在地上。

    “大人,不是我说你,至于吗?”孙三刀不以为然,能有多大威力,还能赶上投石机不成,毕竟这块头跟投石机不能比啊。

    “你个夯货,快趴下!”孙宇恨极,这个驴养的,千叮咛万嘱咐,还是不以为然。就他那个距离,万一炸膛,可就危险了。

    “嘣”一声巨响,仿若平地惊雷,炮弹呼啸而过,然后砸在水面上,升起老高的水柱。

    “三刀,三刀”发射之后,孙宇走过来,对着瘫坐在地上的孙三刀踢了两脚。

    “啥?”孙三刀感觉耳朵被振聋了,有些茫然的看着孙宇。

    孙宇懒得管他,一会就好了,感觉走到火炮旁边细细查看。刚才这炮的射程大概一里地,跟投石机差不多,若想有射程上的优势,得加药才行。

    孙宇挨个火炮试验,不停地改变用火药数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整个下午,大峡谷炮声不断,若不是知道刺史大人在此试验新式装备,工匠肯定得炸锅了,以为是雷神震怒了。

    一下午的试验,孙宇总算摸清了,最合适的是二号炮,也就是五寸口径那门。同样装药一份半,四寸口径的射程大概八百米,五寸口径的约七百米。但是考虑到炮弹带来的威力,肯定五寸口径的威力更大,而且相对要轻便一些。至于六寸口径的,装药一份半,直接炸膛了,还好躲得远,没人因此受伤。

    “就照着这门炮,先铸造五十门,要多久?”孙宇指着五寸口径的火炮问三位大匠师。

    “若是其他事情都停下,全力铸造,三个月即可,前提是铁料供应充足。”何师傅掰着手指算了算。

    “不急,其他事情不能耽搁,这火炮之事稍慢一些无妨。”孙宇摇摇头,无论是各式工具还是铠甲兵刃,都不能停。火炮暂时自己也不能拿出来用,但是总得准备一些,还得安排一些炮手来训练,需要时拿出来就能用。

    “那恐怕要一年,毕竟光筑模就要很久。”毕竟这工匠营每日单子不停,而且好多培养熟练的学徒都留在龙门寨那里,这里暂时产量上不去。铸造大件,最要紧的就是模具,一个合格的模具师傅培养起来太难了。

    “若是用铁模具呢?”孙宇记得好像有本书上提过,铁模铸炮法,比用泥模要快得多,毕竟泥模都是一次性使用。

    “铁模?那如何取出?”何师傅听了一愣,这铁水浇进去不是都粘在一起了嘛,如何能用?

    “若是在模具内侧刷一层黏土如何?不行就再添些草木灰。”孙宇也不太懂,好像用到草木灰,反正将模具跟铁水隔开即可。

    “属下可以试试。”何师傅眼睛一亮,对啊,只要用东西将模具跟铁水隔开即可。等到铁水冷却,打开模具清理一番即可,就算炮身粗糙了些,打磨一番即可。

    “嗯,放心大胆去试,两位师傅也跟着一起,这要是成功了,可是大功一件。”孙宇看着另外两位大匠师说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若是把这铁模铸炮法搞定,再有足够的铁料,自己想要大批量的火炮就简单多了。

    若是两军交战,己方阵前数百门火炮一字排开,来上两轮齐射,啧啧!美滴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