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60章犒赏将士

第60章犒赏将士


    这种马屁话,居然能出自李光弼这种高手大将之口,甚为难得,可是唐朝知道他是真心的,当初就是唐朝用飞鸽传书,命令他组织好轻骑兵,一旦察觉史思明的踪迹,立即远距离追击。要不是这样,李光弼最后也不能一杀史思明最后的四千随身亲兵,立下大功。

    “李将军客气啦,就是朕不说,你也会这么做的,诸位和朕同心同德,我新唐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富贵和汝等共享。”

    “谢陛下。”李光弼逊谢。

    所有将士一起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一起下马跪拜,在邺城泥泞的街道上,甚是雄壮。

    这个时候,是唐朝这位新唐的皇帝,即将君临整个天下的王者说出的封赏的话,他们自然是感激涕零。

    尤其是郭子仪、高仙芝和李光弼这些高手大将,刚投靠过来的时候,本来还惴惴不安,还在猜测唐朝可能不能容物,还在做其他的打算,但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觉得唐朝此人待人真诚不说,更是平易近人,除了强调军队的法纪之外,对他们这些高手大将甚为亲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行军作战的大计,往往就在酒杯相互碰撞之间产生,而且唐朝对他们这些高手大将的家小,更是照顾,让他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对于李唐余孽的担忧,唐朝一直有的,包括以前的安禄山,对外宣称已经杀了永王李琳,事实上,李琳并没有死,他现在正在成都,手下牛僧儒、封常清和牛仙客这些人。唐朝清楚,若是不能让郭子仪、高仙芝等人心甘情愿的留在新唐,必定前去扶持李琳,到时候,想要收服天下,可就困难得多。

    李唐虽然亡啦,可是还有不少的人思念前朝。

    听到唐朝的话,郭子仪、高仙芝和李光弼李归仁等人,都是心中欢喜,心中想的是:这是一位明主,从夺取洛阳开始,陆续看到唐朝的用兵,看到他对老百姓的好,对百官大将的好,对一兵一卒的好,当初投奔他,显然是投奔对啦。

    事实上,当初如不是唐朝千方百计的让郭子仪投靠啦自己,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是已经起到啦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因为有了郭子仪来投在先,才有高仙芝和李光弼李归仁甚至张九龄这些老朽来投,最后整个长安,都尊唐朝为帝。

    这就是人望的奇妙作用。

    按照道理,高仙芝、李光弼作为李唐一朝的大将,一方节度使,即使李亨死啦,也应当追随李唐,扶持李家的后人继续和唐朝和安禄山争夺天下,怎么就选择投靠唐朝了呢?

    原来当初李隆基主政的时候,立下了太子李亨,唐朝几乎所有的高官大将都尊李亨,即使他后来弑君杀父,还是坐稳了李唐的皇帝位,那都是手下大将拥戴之功,当初曾经和李亨争夺过太子位的李琳,自然不受李唐这些高手大将的待见,即使当初李隆基如何的宠爱,想要扶持李琳为太子,最终都未能成功就身死剑门,所以李琳在剑门称帝,宣布继承李唐,自然不会得到太大的支持,尤其是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这些曾经拥护李亨的死党,更是信不过李琳,选择投靠新唐,也是无奈之举。

    这些人很清楚,除了难以得到李琳信任之外,李琳在剑门继承李唐,甚至不敢出川,格局先就小了,再说他手下的是自阉的牛僧儒当政,兵马粮草都是奇缺,自己带兵过去,还要整日里为粮草发愁,投靠唐朝,那就是一了百了,名声虽然不好听,可是最让他们发愁的粮草,算是高枕无忧,不管长安还是洛阳,里面的粮草,都够手下大军十年之用。

    当然,唐朝将张九龄的小女儿张映雪封为妃子,宠爱有加,也是向全天下的士大夫发出一个宣言,他唐朝不是要推翻李唐,而是要给天下人开启一个新的朝代。

    这一天,唐朝在邺城检阅兵马,让专信等人将新近投靠过来的史思明大军四十余万人好言抚慰,编入行伍,分散管理,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会真正成为新唐的精兵。

    这天晚上,唐朝大宴群臣,犒赏士卒,一般的兵士,可以得到酒一斤,肉两斤,饱餐战饭。正常情况,大军一日两餐,战士能够有青菜白饭,已经是上等伙食,更不用说酒肉。郭子仪在席间有问:“陛下,史思明这么多投降过来的将士,之所以投降,那是因为邺城被围,根本就出不去,不得已才投降的,尤其是史思明手下二十万南征北战的精锐骑兵,更是不可靠,一旦——微臣只是猜测,一旦有变,肘腋之间,更是凶险?”

    很多高手大将一听,脸色都变了。这些话,很多人都想到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