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二十六章愤怒

第二十六章愤怒

望在史思明的身上,解除邺城的围困。

    “陛下高明,这……如果明王肯发兵来救,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所言甚是。”安守忠、田承嗣等人一起附和。

    此时和安庆绪一样痛很史思明的,不仅仅是安庆绪一人。

    所有人在事后都清楚,狼正轩强攻潼关,以潼关的坚固,即使狼正轩的兵力再强大数倍,恐怕依然难以攻下坐拥三十万精锐骑兵的史思明。

    那么事情就十分明显啦,史思明在当时是大可以不必请求蔡希德的部队支援的。换句话说,潼关守不守得住,和蔡希德这只十万机动骑兵的支援没有屁大的关系。

    有没有蔡希德,都不会影响到史思明以及他坚守的潼关。

    更何况,安庆绪知道,潼关之中囤积了足够守卫三年的粮草,史思明一心要守,可以说没有人有太大的办法。

    可是史思明向蔡希德求救,而且说得凄惨无比,要是不救潼关就会失守云云,说得煞有介事,将蔡希德的十万大军调走,终于葬送了洛阳。

    蔡希德之勇,天下皆知,而蔡希德手中的十万轻骑兵,更是纵横燕代,罕逢敌手。若是当初即使支援安庆绪,洛阳城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说不定还会击败唐朝,而即使不能重创唐朝,也大有可能重新夺取洛阳,则天下的形势,就不会到今日这种恶劣的地步。

    有时候一战的得失,关系天下,诚良言也。

    李亨死后,燕国和新唐已经是天下最强的两股势力,本来各有机会,可是徐州失守和潘安湖之败,已经使得胜利的天枰向唐朝倾斜,但是燕国还有一战的实力,若是运用得当,还可以盘踞中原,将来寻找机会未必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可是洛阳失守,燕国和新唐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唐朝彻底占据整个中原。

    “明王啊明王……哼,你好好的潼关鬼叫鬼叫什么需要援救,导致洛阳城失守,究竟是你故意为之还是无意的呢?”

    安庆绪喃喃的叫了起来,的确是愤怒无比。

    没有人回答,一个也没有。

    史思明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一个强大的存在。

    安庆绪的眼光最终落在孙孝哲的脸上。

    “陛下,这……这很好判断的,陛下……陛下派一介使臣到潼关,就说……就说陛下在邺城危急,请求大元帅出兵支援,若是明王答应出兵,那就是无意的,反之……”

    孙孝哲吞吞吐吐的说出来,脸都白啦。

    在这朝堂之中,本来轮不到他说话,即使要有人表态,都该先问安守忠,可是安庆绪让他不得不说。

    啪啦一声,安庆绪狠狠的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拍:“我就一直听人说孙孝哲厉害,足智多谋,这一次洛阳之战,你的埋伏将李光弼的人杀了三万有余,大大削弱了新唐朝的实力,否则的话,朕可能还来不及逃走,我大燕的损失更大,现在看起来,你果然是个人才。”

    “小人……小人不敢,不能和军师相提并论。”

    “住口,休要再说高尚和严庄这两个奸贼,洛阳一战之后,这两个人就不见了,十有仈jiu是弃我而去啦。”安庆绪怒不可遏。

    孙孝哲心中欢喜,脸上却是难受得很:“陛下,您不必担心,大燕没了这两个鼠辈,自然有人为陛下分忧,请陛下宽心为上。”

    “请陛下宽心。”安守忠等人一起说话。

    安庆绪大喜,看着孙孝哲:“朕的朝中还有你这样的人物,新唐朝的唐朝就休想舒舒服服的占有天下,牛廷介何在?”

    “末将在。”

    “朕命令你持朕的诏书前往潼关,要史思明于十五日之内亲自带领十万大军来邺城援救,邺城之围一解,朕答应立即派遣大将解除潼关的围困,如果潼关危急的话。”

    当下,安庆绪亲自饱蘸浓墨,亲笔写下了一道调兵诏书。

    牛廷介持诏书离开了邺城中军军营,安守忠一脸的不解:“陛下……您身为大燕皇帝,为什么不下令史思明多带兵马,或者……或者让他放弃潼关,直接前来解围?”

    安庆绪苦笑:“史思明,明王,呵呵,如果你们觉得明王会那样听话的话,那你们就错啦,其实,即使是这样的诏书,明王……明王他老人家,恐怕也未必会遵照执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