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15章哭声

第15章哭声

达到恐怖的十万骑兵。

    吐蕃军的入侵,并没有削弱唐朝,反而给他送来的数万精良的战马不说,还有数不清的粮草物资。

    唐朝大军随即进入成都,狼正轩的行辕,在著名的武侯祠发表了全军演说,正式拥有西南。

    狼正轩信心满满,在誓师大会上再次表达了对唐朝的尊重,做唐朝的西南王,随即带领十万南诏大军随唐朝亲征李隆基。

    唐朝命班林和辛白江两员要将驻守剑门关,派文官进驻绵竹、成都、大理等地,统治整个西南,轻摇薄赋。

    新唐朝元年暮春三月戊戌日,唐朝自带八万骑兵,以狼正轩为前部,自为中军,舍瓦为合后,随身骁将五十余员,共计马步三军二十万精兵,西出剑门关,挥兵北上黄河,欲与安禄山在徐州共击李家军。

    ……

    李隆基奔跑半日,在武胜县收住兵马,只有一万人不到。

    还好不久之后众吐蕃兵拥着宣赞王子来到,李隆基看去,暗中羞愧,原来宣赞的四万骑兵虽然都失了战马,而且死伤不轻,可是宣战身后足有三万人。

    这样一来,双方高下立分。李家军的战斗力,真的可说是不堪一击,一打之后就是四分五裂,但是吐蕃军纪严明,即使是在如此情况下,仍然还有一战的能力。

    李隆基伏地大哭,叫众御林军各自归隐乡间,被牛僧孺等拼命劝住,当即命令士兵结队去强抢粮食,埋锅造饭,商量今后的行止。

    吐蕃兵不用牛僧孺教,也是争先恐后的到乡中抢劫粮食,填饱肚子。

    “陛下,你的大恩,我宣赞已经拼死报答,这就准备回归吐蕃,还请见谅?”

    不知道何时,宣赞王子已经来到李隆基的面前,深深作揖。

    这一路奔逃下来,他算是在心中想明白了。

    唐朝的精兵,的确是太厉害了。若是在张飞峡大战之前,他或许会豪气干云,答应替李隆基除掉唐朝,可是和唐朝真正的交手之后,他知道绝无可能。

    他自然对唐朝有滔天的恨意,可是他还是服膺唐朝对他说的话:两国相争,战争本就是水火无情,有时候往往没有对错之分。

    可是唐朝没有杀自己,明显的放自己一条生路,就是不想和吐蕃结下不可解的深仇。

    他死的这六万骑兵,就当是为李隆基殉葬,为他还了以前的恩情。

    当然,宣赞王子心中最担心的,其实是再次带领吐蕃军队来进攻唐朝的时候,他照样没有取胜的办法。

    张飞峡之战可说是一次意外,他真正的冤死,可是剑门关之战,唐朝虽然有“飞鸟队”潜入,占了内外夹攻的便宜,可是吐蕃士兵早已经想报仇,战斗之中都是舍生忘死,但是依然死了一万余人,而唐朝的伤亡,只有区区三千人。

    这就是恐怖的差距了。

    完全没有任何取巧的成分,也就是吐蕃军的战斗力,和唐朝的精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当然不知道,唐朝训练士兵的时候,就是以阵法作为根基,单兵作战和协调作战结合得非常的好。

    而且在训练凤萧的斥候队的时候,甚至是以现代训练特种部队的办法来训练,而且每一个步兵,都轮流练习马上功夫。

    这样之下,经过艰苦训练出来的士兵,自然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更加恐怖的是,这些士兵,大多都有亲自作战的经历,再有隆多这样的悍将,想不精锐都难。

    至于这一次出奇制胜,利用大雾天气潜入剑门关所用的“大鸟”,其实是唐朝在漳州一中的时候学的一款飞机模型得到的启发。

    记得当时他们班上举行科创大赛,每个人都必须交一个参赛作品,唐朝当时只是随便的制作了一个飞机,后来居然得了大奖,也算是当时一个小小的成就。

    力的运用,帆的制作,风的使用,这些等等的技术,在唐朝的人看来,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他的手中,却是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

    制作这样的“飞翔的大鸟”,而且能够托起人身重量的东西,的确是机密,因此直到唐朝看了当地的天气,断定三日之后才有大雾,这才让士兵训练。

    这样的东西,早在长安的时候,唐朝已经秘密的派能工巧匠将这些东西制作成功,行军的时候自是随身携带。

    因此才让士兵操练纯熟,一举建功。

    李隆基的泪水这次是真的流了下来,看着宣赞王子:“殿下,您……真的不顾吐蕃的大仇,不顾你我的交情,要离我而去了吗?”

    先前,他的哭泣自然是在收买人心,可是现在,却是真的绝望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