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六十五章谜局

第六十五章谜局

量扩张了一倍,足足八十万,俯视天下。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安禄山放心的在潼关督战而不担心洛阳的原因。因为洛阳有田乾真和崔佑乾这两名大将带兵二十万驻守,可谓是铜墙铁壁。

    ……

    此时的史思明,心中异常的恼怒,他想不到这个一直以来对他信任有加的大哥,这次是把从死里逼。哼,看在结义之情,不杀我的头,只杀一众将士的头?

    鬼才信你的话,到时候恐怕就会要这些将士来取了我项上人头吧?

    他一直是个乖觉的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十分的老到。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一件事情,有人在这卤莽的“大燕皇帝”面前进了自己的谗言,不然的话,以自己和安禄山的交情,他不可能这样对自己。

    三天,三天就要攻下潼关。这和直接说杀你的头有什么分别呢?

    其实,史思明清楚得很。这段时间,虽然自己的部下到处杀人放火,抢夺金银美女,但打仗的时候,却绝不含糊。

    是哥舒瀚这蠢货拼死坚守,以潼关天险,真的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刚开始那一阵,损失了不少人马,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强攻潼关,即使付出全军覆没的危险,也不一定能成功。

    天时不如地利,这句儒家的话他虽然没有读过,但是他知道,这是不可改变的至理。除非是哥舒瀚改变了主意,主动出击,否则,他就算现在手下有二十万的精兵,但一样的是一筹莫展。他知道,即使是安禄山亲自来,恐怕结果还是差不多。

    但仅仅如此,这狗皇帝就想要砍了自己的头。

    这可怎么办?

    平生第一次,史思明面临着一生之中最大的考验。反叛是下下之策,自己以前击败高仙芝、击败郭子仪,击败牛僧孺,这些帐,李家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若是要投靠唐朝,却是他十分不愿之事,他平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在范阳的时候中了唐朝的暗算,连自己最得意的兵器玄铁剑也给这小子抢了去,仇恨很大,自然也不能投靠;而除此之外,投靠外族,虽然以自己的能力不愁升迁,却和自己的志向相差甚远,现在自己是安禄山的天下兵马元帅,一旦得了天下,就是位极人臣的角色,怎么能轻易舍弃?

    思前想后,史思明将牙齿一咬,拼了,虽然只有三日,但是只要全力以赴,也未必没有攻下潼关的可能。如果到了那时候还攻打不下,则再说以后的事情。

    他心中冷笑一声,反正以我的武功,再加上这八百我亲自训练出来的亲兵,要想从安禄山的手下出走,却还是简单的一件事情。

    主意一定,立即派自己的儿子史朝威带着自己的秘信前往潼关,潜伏进入。

    ……

    这日潼关之中,哥舒瀚亲自视察了各处防务之后,甚为满意,哈哈大笑:“史思明小儿,你以为我那么笨,出来和你拼命?我才没有那么傻,我就在这里守着,等到皇上的大兵到了,我们到时候再内外夹攻,将你们这些叛贼一举消灭。”

    这段时间以来,尤其是接连打退了史思明的叛乱以后,这使得潼关守兵更加坚定了稳守的决心。虽然十万大军的消耗巨大,但是潼关之中粮草丰富,最少都可以支撑一年,所以并不惊慌。而史思明打的主意,其实就是一直包围,等到他关中粮尽的时候,自然会弃关投降。

    “报告大帅,我们抓到一个奸细。”

    “带上来。”哥舒瀚左右无事,正好审问。

    不一刻,奸细带到,却是史思明的大儿子史朝威。

    哥舒瀚大笑:“你以为我不认得你,你是史思明的大儿子史朝威,左右,给我拖下去,砍啦!”

    “是!”左右将校暴雷也似的答应了。

    “且慢,大帅,我有重要军情相报。”

    哥舒瀚使了个眼色,示意手下不要再动,问道:“什么军情,说来听听。”

    “回禀大帅,这是李隆基和太子李亨之间的书信,被我父帅拿住送信之人,您先过目吧。”

    说着呈上好些书信。

    哥舒瀚接住一看,脸色顿时变了,奶奶的,本来以为这家伙骗人,但是书信上的内容明明就是李隆基的亲笔。他是李隆基手下的爱将,自然有皇帝的亲笔信。而且末尾还有李隆基的玉玺印章,哪里还有假的。

    一看其中的内容,使他的心中凉了半截,看来,太子李亨是想夺权的样子了。怪不得,怪不得我被困在潼关,李亨不派手下的大将来支援我,原来这小子知道我是忠心于他老子的,所以故意不救我,却正好靠我来牵制安禄山,他好发展自己的实力。

    孽种!这,这种情况下,我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