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二十三章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战

第二十三章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战

击而上,李隆基应付为难,变化也被牢固的限制住。

    等到唐朝将剑实完全使开的时候,方圆一丈之地,都是他的影子,这个时候,他也将自己轻功上的优势发挥了出来,李隆基一切的变化,才自产生,就被他牢固的压制。

    而且,唐朝剑上的压力,也是激增,似乎内力可以无穷。

    其实,唐朝的内力,不可能无穷,只是非常的浑厚,带给人一种类似于绝望的感觉。

    最初,唐朝得到孙思邈四十年内力的输送,可谓是骤然发迹,然后将全身经脉打通,他因为是穿越人,掉进滇池而比别人经脉粗大的优势终于发挥了出来,修炼可说是一日千里,就在短暂的数年之间,他的内力日益浑厚,居然在燕然山达到了化境——无数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所以,他这个时候,单以内力而言,几乎已经到了天下无敌的地步,连霍商和高仙芝那样天才的人物,也败在他的手下,靠的,其实主要的还是内力浑厚而持久。

    并且,自从他从史思明手中得到玄铁重剑之后,更是如虎添翼。换了是别人,九十九斤重的兵器,肯定是沉重无比,但是对唐朝而言,却是再好不过的兵器,既有轻兵器的灵动,又有重兵器的特性。

    也就是李隆基这样的绝世高手,才能抵挡住唐朝的进攻,换了是别人,早已经尸横就地。

    李隆基手上的射日宝剑,锋利是锋利,但是重量却是要比玄铁重剑轻了一半不止,所以在比拼内力上也颇多吃亏。

    两人现在用的武功,基本都是唐手的正宗武功,而且以随时自创的新招迎敌,世间任何招式都已经被两人使活了。

    好一场大战!

    舍瓦的神色凝重,看着唐朝剑下的李隆基,心中忽然升起一种惋惜的感觉,他在想,要是换了自己是李隆基,能不能像他这样支持到千招以上?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佩服的不仅仅是唐朝,还有李隆基。这个主掌天下数十年的皇帝,一句话就可以灭掉一个国家的大人物,果然有惊人的智慧,能在如狂风骤雨一般的攻势下,丝毫不乱,而且自创无数的新招,每每解救自己于必死之境地,果然是个绝世的人物。

    至于李白,心情就更复杂了。看到义弟的武功如此厉害,他是高兴得很了,尤其使他高兴的是,他已经领略了剑术的真谛——变化。

    其实,他自己的“金针十八刺”,也就是一种变化的及至,像唐朝这样摧坚执锐,简捷朴实的进攻,其实也是一种变化,那是变化到了最高层次,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变化的变化,是剑术中的高深境界。

    但是,内功没有达到相当雄厚的地步,是无法施展出这一变化的,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别人的变化早已经打乱了你的进攻,不可能让你从容的施展进攻。

    可唐朝不是。

    他现在的变化是天马行空的,以古拙而简捷作为基准,然后以天下绝顶的轻功作为变化的根基,但辅以随时变化的可能,使得李隆基越是到后来,越是不敢轻易施展同归于尽的打法,毕竟,鱼死了,网还没有破,不是他的最佳选择。

    到了这个时候,李隆基心中也清楚——我的确不是唐朝的对手。

    不过,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困扰住了他:我究竟是壮烈的战死在长安,还是退回长安?

    高力士很焦急,他一直在等出手的机会,他夹杂在亲卫营之中,用头盔遮掩住了自己光洁的面容,他这个时候也已经看出来了,李隆基的确不是唐朝的对手。

    唐朝现在是在找机会,找一个可以将李隆基杀死而自己毫发无伤的机会。

    但是,就算唐朝的武功比李隆基高出不少,但是要完胜,却也并非易事。

    马正章和鱼朝恩心中都是惴惴,心想,那天在骊山,幸好我们只是虚晃了几招就败退了,不然,要是被唐朝包围了,那可是大大的危险。

    李隆基终于败退,真正的败退,他的身法虽然快,但是唐朝更快,开始追逐他了。

    这样一个时候,唐朝手中的剑似乎是一把魔剑,剑上的力道使李龙基每硬接一次都感觉到手腕酸麻。

    李隆基的内力本来浑厚无比,但是到了现在,还是有一种衰竭的迹象。

    他必须保留自己的体力。

    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李隆基忽然长吸一口气:“快救朕!”

    他终于很丢脸的发怒了命令,他知道,再不求救,自己将被唐朝当场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