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十七章智取阳平关

第十七章智取阳平关

着,委顿在地,不能行走。

    焦飞剧痛入骨,但是还是听到了唐朝的话:“这点点江湖上的麻药,虽然比蒙*汗*药厉害了许多,但是却怎么能够奈何我?”

    原来,似李白这等大行家,酒刚一入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酒有问题,但以他现在对身体的操控,即使是见血封喉的剧毒,也不能毒杀他,不过是损耗他的内力而已。

    他之所以不立即动手,就是想看看这店家想干什么,他倒是想不到这家伙居然如此恶毒,当下扭断了他的两条手臂不说,更是将他脚骨全部捏碎,却并不杀了他。

    李白知道,这样不杀他反而使他更加痛苦,因为就算是孙思邈前来,也只能救活他的命,却不能使他再像正常人一般行走,因为手脚的筋骨都被李白捏碎了。

    这也是李白游历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出手这么重,因为这家伙实在该死。

    李白随即吹灭了店铺的灯,将两个店小二点了穴道丢在墙角,自去倒在一张椅子上养神,喃喃的说道:“我李白要是如此容易栽跟斗,早已经死了几十次了,还轮得到你这臧货来杀我!”

    李白的心中,此时此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从来没有一刻,他这样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过,他知道,自从被李隆基戕害的那一天起,他虽有盛名,但是普天之下,几乎没有人敢用他。

    要是去为南诏或者回纥这些国家所用,却又是他十分不愿之事,所以这十多年来,他可谓是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当年刘玄德脾肉复生的感慨,曾经不知道多少次萦绕在他的心间,壮志难酬,功业不建,可年华老去了,不然,他何以会写下“人生者,百代之过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人世的沧桑,在李白的身上,加倍的透露出来,这是一种无奈的感叹,多少英雄豪杰流逝在时间的河流之中,湮没无闻,翻不起半点浪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本以为,自己这一生,恐怕要无所建树的终老于林泉,抱无涯之憾,但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这个义弟,居然给了他一展身手的机会。

    他当然还记得当年帮助李格桑平定狼正轩叛乱的时候,要求李格桑在必要的时候借兵三千给他,但是现在,一见了唐朝,他就知道,没有必要了,因为即使以自己的绝世才能,用三千兵开疆拓土,他也不能赶上这位义弟的势力,到时候,也许还会兵戎相见。

    没有见到唐朝之前,他觉得自己还有战胜唐朝的把握,但是一见了他面,尤其是当知道唐朝有了震古烁今第一利器的时候,他放弃了任何想法。

    他扪心自问,也许,我李白永远都无法做中原的皇帝,但是,帮助我这义弟打下大好河山,他岂会亏待了我?他已经从唐朝的身上,看到一种王者的霸气,一种领袖群伦的风度。

    他竟然将有数万大军的帅位相让,足见他的坦诚和胸襟。

    成大事者必须要有拨打的胸襟,这小子战无不胜也还罢了,但难得的是还能容人,这就不容易了,听说他手下还有一个武功高不可测的舍瓦,原来是背叛了李格桑的贼首,唐朝居然也能够容纳得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竟是如此的容人,足见高明。

    更加高明的是,自己昨天在营帐之中出此奇袭计的时候,唐朝明明就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却还是让自己献策,显得自己并不知道,其实,这小子的智慧绝不在我之下,当年扫平舍瓦的叛乱之时他就早已经显露头角。可他并不和我争,还记下我一功,却是善于揣测我之心理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天空之中忽然出现信花,李白微笑,建功的时候到了,抽出藏在衣袖之中的龙泉宝剑,飞一样的掠了出去。

    这个时候,专氏五虎早已经潜到城门口,放出信花,随即杀散守兵,砍开城门,将吊桥放了下去,唐朝早已经带兵在外接应,见城门一开,鞭梢一指,三万大军抢入城来。

    李玉正在中军帐之中商量退敌之策,忽听喊声大起,火光嘹亮,赶紧出来看时,唐朝已经带领大军抢进城来,只见唐朝威风凛凛的骑在一匹火红的战马上,手上长剑飞舞,挡者立死,飞快的向他的中军帐奔驰而来,吓得脸都白了。

    这小子到底是人还是神,简直有点像是西楚霸王项羽,没有谁能挡得住。知道守城无望,赶紧打零手下骁将两员开城逃窜,欲退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