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飞越唐朝 > 第四十六章犄角之势

第四十六章犄角之势

有深思熟虑,他恐怕已经被上次在勤政殿里的那次失败气疯了头,非要整唐朝不可,要是换了在三十或者十年前,李隆基绝不会如此昏庸,但一个人掌握大权久了,渐渐的就会变得目空一切,以为天下什么事都可以不在乎,什么人都可以蹂躏,渐渐的走上了当年隋炀帝的老路,不过还好,他还不像隋炀帝那样滥杀无辜,在天下间广结仇怨。

    唐朝和牛僧孺骑马赶到西北角的时候,双方攻打得甚为激烈,乱箭横飞!

    霍伤的马贼抢劫客商虽然厉害,但是阵地战却不是他之所长,因此一进入唐军的射程之内,就非常难过,折损几个好手,只得暂缓攻击。

    唐朝到达的时候,战斗刚刚平息。

    唐朝看着坚固的城墙,无数的箭孔,心中稍定,向身边的牛僧孺道:“敌人攻势受阻,一定是在准备攻坚的利器,正好叫战士饱餐一顿,等一下战事一起,我要你带领三千精兵作为前驱,务必要挫折霍伤的锐气!”

    “这,大帅!”在众人面前,自然不能叫他二弟,但他的语气显然很焦急,“我们现在的兵力虽然不少,但是精兵太少,这样开城出战,大大的不利,还是先避其锋锐,然后再图进取的好!”

    唐朝甚为不悦,拿眼睛向他一横,自有一种巨大的威严,这是长期身居高位的人养成的一种官威。

    牛僧孺虽然武功绝顶,但是见了唐朝的眼光,还是情不自禁的畏缩了,不敢多言。

    就见唐朝脸色铁青的说道:“大丈夫而处世间,岂能坐让机会流失!牛将军的话,过于示弱,以后不要再提!诸将给我听着,城内的兵士,激战很久了,自然不能用于战阵之中,但是本帅带来的五千精兵,却是两战两胜,加上是在雁门关镇守的精锐之兵,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当此国家用命之时,务须努力向前,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喊三声,唐朝必胜!”

    “唐朝必胜!唐朝必胜!唐朝必胜!”这三声一吼,响彻云霄,有山摇地动之势,军队的气质也就变了,有一种昂扬的情感在里面。

    唐朝甚为满意:“牛僧孺听令,你带本帅手下大将三员,专仁,专义气,专智,再加三千生力军,等霍伤下次动进攻的时候,给他以猛烈的冲击,本帅自会带大军殿后,务必要大开城门,一山崩海坼之势击溃霍伤的马贼!我在北面兵力强于他,士气强于他,兵士的战斗力强于他,若有不胜,尽皆斩!”

    这几句话森然的从唐朝嘴里说出来,有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下了死命令!

    而唐朝也觉得,是该下死命令的时候了!

    只听唐朝说了最后的几句话:“敌军若败,一直穷追,趁势夺回云门城堡,就地驻扎,霍伤刚刚占领此地,必没能将粮草辎重搬走,务必死守!和城内诸军形成犄角之势,敌人攻击我则你攻敌之背,敌人攻击你则我攻敌人之背,如此,则能固守,则能固守!”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虽然唐朝熟读兵这是一个妙法,一个以弱胜强的妙法,但若没有得力的人手居于险地,还是不能成功,不过唐朝和牛僧孺在玉真长公主的地牢之中相处数月,自是深知他的才能,长安临走的时候又听到高仙芝对他的赞美,说他可以当十万雄兵,唐朝虽然不信,却也他极为厉害!他本想叫舍瓦出去居险而驻,但考虑到牛僧孺毕竟在西域多年,熟知地理,也就将他派了出去——

    牛僧孺心中虽然郁闷,知道唐朝用的是犄角之势,摆明了一副固守的样子,这样的安排,自己冒的险是大了些,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选择,但是这些,却是牛僧孺不愿意看到的!

    他甚至觉得,唐朝已经看破了高仙芝和自己的阴谋,其实真正意义上,牛僧孺想要的,是做安西的正都护,而不是副的!

    高仙芝在临走的时候就和牛僧孺计划停当,示弱,固守,西域各国势力包括马贼都会插手,到时候,经久不能平息叛乱,李隆基一定会罢免了唐朝的官职,到时候,再请求朝廷军队的支援,以牛僧孺的能力,再有大军相助,自能轻易的收复实地。他牛僧孺想要不立大功也不行了。

    可唐朝就仅仅一个犄角使势的计策就将他的算盘全部架空,自己先前危言耸听说各国都有可能派兵,实力单薄等话,居然对唐朝没有产生半点影响。

    此子的确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哎,我也不能败,要是我故意败的话,唐朝固然会受到罢免,而自己也是受到牵连,他很郁闷。

    好厉害的唐朝,他不仅正确的估量的现在的形式,敌强我弱,而且做好了稳固防守以图进取的准备!

    在他的感觉中,他以为唐朝一来,鉴于自己对西域的熟悉,一定会事事都听自己的,结果却是大谬不然!

    但再郁闷,军令如山,他是不能违抗军令的,他全身披挂,带兵而出!

    喊杀声再次响起,霍伤动了又一次的攻击,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