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宋耻 > 第三百七十三节 大波兰(1)

第三百七十三节 大波兰(1)

式的。只是蔑儿乞部的一些边缘氏族生活在森林地区,在森林和草原之间的草甸上放牧,在森林里打猎。真正的林木部主要是使鹿部,他们在森林里生活,驯养驯鹿。不里牙惕部也算半个林木部落,也饲养驯鹿,但主要牲口还是牛马。

    新加入的林木部落是唐麓岭以北的斡亦剌部和谦河流域的黠嘎斯部,他们本来靠近唐麓岭和谦河上游地区,但这一地区被契丹人控制之后,交给女真三部建立驿道屯堡,后来相继迁来大量汉儿。有燕云豪族建立的几十座头下军州,还设了一个地方州管辖。

    女真三部和燕云汉儿的迁入,跟斡亦剌部和黠嘎斯部争夺空间,导致这两部相继北迁,斡亦剌部迁入昂可剌河上游、黠嘎斯人迁入昂可剌河下游一带,跟林木三部接壤,并占据了部分林木三部的草场。如果没有林木霸主蔑儿乞人的支持,他们不可能迁入这里。

    蔑儿乞人主要在贝加尔湖南方,昂可剌河一带原本是通古斯氏族的土地,通古斯人被林木三族兼并之后,昂可剌河一带就出现了空缺,斡亦剌部和黠嘎斯部几个边缘部落以向蔑儿乞人纳贡为条件,得到允许进入这一片草场。接着越来越多的两部人口迁徙到这里,如今大部已经迁入这里,脱离了契丹人统治。

    边缘部落转投他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辽国对边缘地区控制力的下降,三部跟着蔑儿乞部参加了几次西征,没什么大的收获。但是却开出了森林通往西部的通道,他们西部是女真人控制的乌拉尔山区,乌拉尔山脉低矮平缓,对游牧民族来说,算不上什么屏障。因此林木部族,一直跟女真人有密切的往来。

    因此北方,除了辽国人控制的两条草原商道外,还有一条森林商道。依托叶尼塞河、鄂毕河这种大河和支流构成的水系网络,很容易通商。谦河和昂可剌河其实都是叶尼塞河的支流。昂可剌河发源于贝加尔湖,先北流,折而向西汇入谦河,此时才算是叶尼塞河的主流。

    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十分平坦,如果放在中原地区,汉人早就修建运河沟通各条河道。林木部没有这种能力,也没有这种必要,因为他们几十万人的生计,支撑不起一条运河的修建和维护。但他们可以水陆联运,进行大规模的移动,甚至从贝加尔湖进军到欧洲。

    得到林木三部的支持后,女真人又向漠北三族也发出邀请,如果林木三族不支持,漠北三族有意也到不了西方。在无法通过契丹人控制的唐麓道和克烈道的情况下,走森林道是唯一的通道。

    女真人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发现欧洲人可以组建起强大的轻重骑兵,而且作战意志顽强。如果不能打垮他们的抵抗意志,那么以后就真的无法西征了。另外神圣罗马帝国的背盟,被完颜亶看做是对他的羞辱,必须进行惩罚。

    于是女真人尽可能多的集结力量,而他的对手大波兰此时还忙着开疆拓土,征服波罗的海诸部。

    波罗的海诸部跟中欧地区之间,没有险峻的山川阻隔,但他们南方是第聂伯河发源地平斯克湿地,大量沼泽和湖泊,将他们跟欧洲人阻隔起来,在天主教传到这里一千年来保护了他们,普鲁士也好,更北的立陶宛人也好,他们都信仰自己的本土神话,如同早期的维京人一样,他们的神话算不上一种色彩浓厚的宗教,以他们的祖先等英雄人物为载体,起到一定的民族凝聚作用,宗教活动既不复杂也不血腥,有些类似草原上的萨满教。

    大波兰征服普鲁士、立陶宛诸部之后,他们就从北方和西方,包围了女真人西部领土,诺夫哥罗德地区,势必成为波兰扩张的下一个目标。

    对于东欧无险可守的敞开地形,女真人也很无奈。他们已经发现,这是一个喇叭口,波兰人越往东发展,则越开阔,女真人越往西进攻,则越狭窄。为了收紧这个喇叭,只有在波罗的海沿岸建立稳固的统治,才能在瓦尔代高地和芬兰湾之间,建立起较短的防御正面,否则就得面对无法判断方向的进攻。

    而诺夫哥罗德和普鲁士、立陶宛正好就卡在这个喇叭口位置,所以女真人当年才从基辅罗斯手里夺取了北方的几个公国。如今大波兰征服普鲁士和立陶宛,就等于打开了这个喇叭口,以后随时可以侵略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