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宋耻 > 第三百五十三节 安东王(4)

第三百五十三节 安东王(4)

文化上的女真人,不复存在了。他们的下一代,将不会有女真认同,甚至不会知道女真人这个身份,他们的后人提起女真,想到的不会是他们的祖先,而只会当做一个航海时代前夜最后一支强大蛮族。

    听到辽东的消息后,赵构祭祀了天地,不知道他们什么心态,总之祭祀天地祖宗的时候,他失声痛哭。陪同祭祀的另外三个皇帝,也是情绪复杂,宋徽宗哭的瘫软在地,捶胸顿足。

    但他们祭祀的太早了,因为不久之后,刘佶将挞懒送到了临安。这让赵构十分尴尬,看着头发花白,流着口水站在他们面前的女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女儿才二十八岁,而塔拉都七十多了,一树梨花压海棠,他女儿十四岁就做了挞懒的小妾,十五岁就给挞懒生下了孩子。

    面对挞懒赵构心思是复杂的,但他并没有杀挞懒,而是养了起来。他在考虑如何利用挞懒,挞懒的儿子是他的外孙,是不是可以将这个外孙送到辽东去当女真人的皇帝?

    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主意,因为吴国公主来求见他,这是燕王有什么想法了。吴国公主已经不再是像唐朝公主,已经是了。在朝廷里舞弄政治,聚集朋党,十分活跃。燕王对于跟朝廷的关系,一直比较克制,除非惹怒他,一般比较讲规矩。朝廷的内政燕王一般不干涉,但北方的事情,燕王往往一言以决,大陆上的事情,还只会朝廷,除了海往往自行其是,朝廷需要从东藩府的地理志里了解燕王又在海外括地几千里。

    果然燕王对辽东问题,表达了态度。请朝廷册封刘佶为辽东大都护,治所辽阳府,辖辽东、安东之地。赵构询问,燕王是否有意辽东。燕王如果要,赵构也不会不给。公主摇头,说刘佶已经尾大不掉,燕王只是不想惹麻烦。这个人不要去招惹,反正也没儿子,年纪也大了,蹦跶不了几年。

    刘佶跟赵构同命相连,不过要惨的多,一家全都沦为俘虏,就他一个人逃了出来,后来辗转找回一个最小的女儿,至于丁男全都死了。他逃出女真部落的时候,已经四十岁,如今都快六十了。也跟赵构一样,找了很多女人,就是生不出来。

    他的女儿便宜了二代辽寇韩剌,不过韩剌是个豪杰。如今二十来岁,坐拥乌苏里江流域,统御二十万人口,跟刘佶一样,修建屯堡困住这些人,养蛊一样,养了不少年。

    有二十万辽东逃奴做彩礼,刘佶怎么可能舍不得一个女儿。因此前两年,千挑万选后,刘佶的女儿下嫁韩剌。

    吴国公主告诉赵构,即便把他外孙派到辽东,跟刘佶这种人为伍,恐怕也活不了多久。刘佶想要辽东,如今已经成为现实,让他吐出来,就得灭了他。不如默认现实,让他割据辽东去。

    金国政权,毕竟是一个麻烦,不管谁打起这杆大旗,在辽东都容易引起混乱。还不如让刘佶去瓦解女真人统治的痕迹,让辽东归辽民,至少也是汉土。

    送外孙去辽东,赵构也就是想想,那苦寒之地,他也不太看重。他没有后嗣,就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亲人不多。两个女儿才二十多岁,都已经改嫁,他赏了大量财物。外孙跟着姓赵,只能姓赵,总不能姓完颜啊。那样活不到成年。

    公主走后,赵构心中一个念头始终挥散不去:

    燕王又灭了一国……

    他对燕王情绪复杂,想的太多。他是阴柔之人,想事情容易偏险恶。哪怕天下人都相信燕王无意大宋江山,他也不信。他想到了柴荣,想到了黄袍加身。

    燕王如今如此强势,跟万邦都平等相待,跟契丹人称兄道弟,跟强邦大国呼朋唤友。甚至跟草原上的那些酋长,也是以兄弟相称,大量草原权贵子弟在燕京读书,他待之如子侄。可唯独对大宋称臣,他与万邦皆兄弟,却与大宋为君臣,这是为什么。

    鬼都不会相信燕王是忠臣,燕王跟万国平等相交,万国无异于大宋臣属。可燕王一旦篡宋,岂不成了万邦之主?

    当年燕王之所以不过江,或许只是以为黄袍加身的时机不到,在等待更好的机会,等待天下人归心,等待大宋自乱。

    燕王征伐辽东,覆灭金国,也打着大宋的旗号,或许只是为自己身上捞功,就像东晋的刘裕北伐一样,不过是为了篡夺皇位制造声势。燕王如今彻底灭金,有多少人会为他张目,灭金之功,是不是该加九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