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宋耻 > 第二百四十五节 杀岳(4)

第二百四十五节 杀岳(4)

管战争是谁发起的,西夏人已经中断跟东藩势力的接触,关闭了边关,严阵以待。

    双方结合部,主要是河套地区,同属阴山以南,前套归东藩,后套属西夏,中间隔着一个阴山支脉,叫黑山。黄河三套,阴山以南是前套后套,祁连山以东到黄河的草场,则叫做西套,也是西夏人的地盘。这个民族确实很厉害,这些地方都是需要从其他强悍民族手里争夺的,西夏人却将大半个河套攥在了自己手里。尤其是他们掌握的后套地区,农耕发达,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就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形成千里沃野,是西夏人最重要的农耕区,号称塞外江南。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一般其实专指西夏人控制的后套。

    由于后套的重要性,以及东藩势力的强大,西夏人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在后套驻扎重兵,尽管目前都处于守势,却让李慢侯不能不防。万一西夏人打出来呢?已经开战了,自己这边空虚,西夏人不过来打才是怪事,并非每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是赵构和秦桧,连反击都害怕惹恼敌人。

    李慢侯的做法是,遣使通聘,告诉西夏人,东藩无意动兵,对西夏土地没有兴趣,但希望西夏能将逃人归还。李慢侯指的逃人是逃入西夏的刘豫集团,那可是近十万劳动力,加上他们的家属,不少于二三十万人。

    其中的普通士兵,只是劳动力,可以用来安置到边地,充实边境人口;可是其中的官员,主要是文官,李慢侯要送他们去美洲开拓。开拓太难了,这几年送去的犯罪文官不少,大多数都撑不了两年,他接二连三送过去已经不少于上千文官,结果活着的连五百都没有。

    不指望西夏人马上答应,但自己去问聘,西夏人来报聘,一来一回,这种外交活动就能拖延几个月过去,双方都有拖延的想法,也就不会爆发战争,就怕误判,西夏人惊弓之鸟,突然出兵袭掠河套,哪里正空虚呢。

    河套地区空虚到什么程度,绵延几千里的地方,只有两万人驻扎,而这还是李慢侯的绝大多数可用兵力。裁军之后,手里能用的兵力只有十万,除了两万水军进不了河套之外,在来州还有一万人防备锦州的女真人,曷懒甸有三千人,往辽东派去了四万人,李慢侯就只剩下两万多兵力可用,其中两万人都放在了燕云、河套,其他地方实在空虚,整个山东,这么重要的地方,只部署了五千人而已。

    整个东藩现在唱的都是空城计,李慢侯不能不跟强敌虚与委蛇。

    还好西夏人也有些心虚,面对西军他们压力很大,跟吴阶的西军集团,已经在河湟谷地反复拉锯了好几个月,双方都死伤惨重,而且西夏人伤亡更大一些。因为西夏人的披甲率不高,虽然他们能生产冷锻甲这种保甲,可是他们缺乏铁料,早期他们是通过套购宋人的铁钱打造武器铠甲,可是后来宋人在铁钱里加入了锡之后,就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原料了,因为铸造的刀剑铠甲发脆,草原人不在意,西夏人却看不上。

    因为西夏人披甲率低,所以之前西军才发展出了高比例的远射部队,步兵八成都是弩弓手。结果碰到披甲率极高的女真人,一下就被打蒙了。披甲率低的西夏人,面对披甲率不输于女真人的西军,当然就很吃亏了。

    另外宋人从江北征调来的藩军也很讨厌,在田平的带领下,他们的骑兵十分奸猾,四处偷袭西夏人的辎重,而他们的甲兵,则十分坚韧,不管是滁州山地的重步兵,还是大别山里的川步兵,都十分顽强,攻守都让西夏人头大。这些江藩部队,从南方威胁西夏,从泾州、渭州出击怀德军、西安州等地;还有一路大军,从西进攻西夏,正是岳家军与韩家军,之前已经推进到了横山,跟西夏人在这里僵持。

    宋朝三路大军强攻,并且高调宣扬,表示要一战平夏,原本还有第四路,东藩军从北方进攻,之前东藩军集结兵力,让西夏人好一番紧张,最后发现他们竟然南下了。即便这样,西夏人的北方兵团也没敢妄动,因为不知道东藩军南下的意图,他们的情报力量,需要很久才能摸清这只军队是去辽东的。所以只能将大量军队,留守河套,以免遭受东藩军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