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宋耻 > 第一百九十九节 藩钱(1)

第一百九十九节 藩钱(1)

宋朝,山东就是集散地之一,输入量并不比明州少。伴随着日本白银输入,相应的是山东各种手工业、矿业产品输出日本,山东的经济恢复和增长极快,总量可能还比不上以前,但人均显然已经超过了,大量山东老人都觉得,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目前的日本白银,当然还支撑不起像明朝那样,将货币白银化的程度,金银天然是货币,可货币不一定非得是金银,宋朝人就用铜计价。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计价单位。只是金属稳定的性质和实用价值,最容易转变为这种计价单位。

    李慢侯并不需要铸造大量银币,只需要建立起以银币为计价单位的体系,然后用信用纸币来流通。

    因此他实际构想的,是银本位,而不是银货币。

    事实上,宋王朝是有机会玩这种套路的,只需要保证钱引跟铜钱的比值,克制印刷钱引的数量,就能让钱引以铜钱的身份,在市面上流通。可惜宋王朝的文官们,没有克制自己慾望的打算,滥用权力,以此为谋利的手段。

    “铸造银币不难。要用什么形制?”

    承担铸钱任务的,是一个幕僚,叫郑通,是山东一家大银商家的次子。

    “就用老百姓最熟悉的形制。孔方形!”

    铜钱形制,中间穿线,用起来很方便。用几个摘几个,熟悉这种方式的老百姓,其实并不会觉得纸币更方便携带,无法用铜钱,只是因为铜钱太紧缺。

    “大小也一样?”

    郑通问道。

    李慢侯点头:“当然。”

    “也叫小平钱?”

    “小平钱是铜钱,叫小平银好了。将来铸金币,就叫小平金!”

    “文样如何?”

    “叫重宝吧。”

    小铜钱都用通宝,大钱用重宝等字。

    “请王爷赐字!”

    李慢侯拿起笔正要写,突然停笔了。

    “找个有名气的人来写。李清照如何?”

    山东最有名气的大概就是李清照了。如今还活着,而且很活跃,天天在边境榷场间游走,大量文玩从这里回流宋朝,许多都是从开封皇宫里被女真人抢走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玩贩子,李清照就是最著名的一个,跟蔡州的文玩商毕良史齐名,人称北李南毕,他们看中的物件,价格都能涨不少,因为肯定是真的。

    “通货重宝,怎能粘女儿的阴柔之气?”

    郑通不同意。

    李慢侯点头,男尊女卑当然不好,但铸钱是为了让老百姓接受,就不能违拗他们的任何观念,哪怕是不好的观念。

    “那请綦革?找不到人啊!”

    那是神仙,见首不见尾的。

    “山东最尊者,莫非王爷。王爷若不愿写,就得找皇上了。”

    郑通说道。

    李慢侯觉得自己的字有些拿不出手。

    “今上不行。今上的字还比不上李清照呢。你说皇上,提醒我了。道君皇帝如何?”

    李慢侯想起了宋徽宗,这是大宗师啊,别的不说,瘦金体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如果他不是皇帝,那一定是宋代一流文化名人,可以跟蔡京比肩的。

    郑通皱眉:“怕要引起朝议的!”

    宋徽宗被关在五国城,竟然还没死。李慢侯可是记得,历史上金太宗死后没几个月,宋徽宗就死了,好像殉葬一样。然后很快宋金就和谈成功了,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一切都太巧合了。

    满朝文武整天嚷着要迎回三圣,赵构要和谈,不可能不提这个问题。要是一个也捞不回来,和谈的合理性就要受质疑,女真人抓了三个皇帝,不可能一个都舍不得放。一定得放一个的话,不可能不要老子要兄弟,因此宋徽宗赵构不管怎么不想他回来,都一定要争取让他回来。

    活的宋徽宗回来了,赵构的皇帝还怎么当?死了的就没什么影响了,风光大葬!

    其实也算不上风光,赵构把他爹埋在杭州附近,只填了二尺土,理由是只是临时安葬,将来还要迁回祖坟的,连修皇陵的钱都省了。历史上南宋皇帝每一个修皇陵的,全都是这种浅藏,而且集中在一起,格外廉价。

    但上次和谈,是李慢侯主持的。而且没谈成,谈出了一个停战,也没谈迎回二圣,三圣的要求。锅被李慢侯背了,但宋徽宗却因此而没死。

    当然也可能只是巧合,历史上宋徽宗就是因为金太宗死了,伤心过度,自己也死了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