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宋耻 > 第一百四十九节 北伐(1)

第一百四十九节 北伐(1)

既然已经制定,就该坚决执行下去。

    他立刻收起心思,他负责的区域主要是外围,但也不容易。

    因为对宋朝来说,李慢侯攻击的地方不重要,可对刘豫来说,却是很重要。

    刘豫僭立之初,黄河决口,开封一带非常残破,街道上除了几条狗,根本没人。上百万的大城市里,荒草埋没了皇宫。因此一开始刘豫是以河北大名府为首都的,将开封降为汴京。僭立第三年才迁都开封,东平府是刘豫的核心地盘,升级为东京,也是李慢侯要打的重点区域。济南府是刘豫起家的地方,也安排了心腹镇守。

    山东虽然被李慢侯蚕食了一半,却都是沂蒙山一带的山区,真正富庶的北方平原,都在刘豫手里。而且那里还有女真军队驻扎,还是长期驻扎,已经适应了当地气候,熟悉了地形的女真猛安移民。

    李慢侯主力从徐州北上,这里有一条从梁山泊流过来,汇入泗水的河流,俗称南清河,但一点都不清,同样是被黄河南流侵夺了的河道之一。如今已经是春夏之交,水位上升,能支撑水军作战。挞懒的水军就是在梁山泊打造战船,从这里南下的。

    由于梁山泊位置重要,攻占这里后,李慢侯才可以通过济河向东,攻占山东的腹心济南和东平等地,所以他将张荣的水军全部调了过来。相信这些来自梁山的好汉们,能起到巨大作用。

    沿途其实没什么激烈抵抗,刘豫势力向来如此,不得人心,没有号召力,能拉拢到的宋朝叛军,往往都没有完整的,往往是主将投靠刘豫,手下将领带着军队就跑了。

    一路北上,一路迎降,刚刚抵达留城镇,北方的沛县,以及沛县以西的丰县,竟然有土豪带着队伍来迎接,说是他们已经光复县城。李慢侯不管是不是守城军队跑了,直接委任土豪为新的县令。后来李慢侯才知道,这些逃跑的县令、守将都算是为刘豫尽忠了。更多的是直接带着部队投降。

    一路上,一仗没打,竟然开到了梁山泊。

    张荣在梁山泊一呼百应,重开聚义堂,来投靠的山大王如过江之鲫。他本就是这一带的头领,这样的头领走了一批还有一批,梁山泊的地形,就适合一代一代因为各种原因而脱离正常秩序的人物容身。有破产的农民,杀人的亡命徒,有罪的败军,总之梁山泊外容不下的人,在这里都能有立足之地。唯一对梁山泊有威胁的,可能就是老天爷,一旦黄河不在流入这里,梁山泊萎缩,官兵就容易清剿他们。他们的存在,不管是以前的宋王朝,后来的女真人,还是现在的刘豫,都无法容忍。

    宋江当年离开梁山泊,就是因为黄河水突然不在汇入,梁山泊从八百里水泊,下降到了不足百里,不得已南下,最后被张叔夜剿灭。而现在梁山泊再次恢复八百里宽广,自然再次聚起群盗。女真人不善水战,刘豫自身难保,一直都剿不干净。

    张荣的到来,给这里的各色人等,一个新的机会,重返正常社会的机会。大多数人都是迫于无奈,许多甚至是真正的义士,只是不愿接受女真人和刘豫的统治,才投了梁山,其中不乏读书人。

    张荣在梁山泊北的梁山上竖起大旗,李慢侯在对岸的巨野升起帅帐,梁山泊里立刻分成两派,一派投张荣,一派归慢侯。来投靠李慢侯的,大多数是当地土豪,他们是读书人家,看不惯刘豫统治,聚拢乡民钻入梁山泊里,甚至在里面开辟了一些沙地、滩涂。还有一些是逃散的官军,抗税的农民等等。投靠张荣的,大多是一些梁山渔民,江洋大盗,亡命之徒。

    李慢侯坐镇巨野,他的军队源源不断开进梁山泊,却不是去剿山大王的,而是通过这里进入济河,进攻郓州的,依然是开门迎降,没有抵抗。直到大军开进郓州东北的齐州,终于迎来了大规模的敌人,上万女真人带领的猛安谋克军在齐州平原上跟李慢侯派去的孙谋骑兵决战。

    女真人毫无疑问的战败,这些女真人是真的女真人,但人数只有千人左右,大多数还是本地人。女真人在齐州、青州、潍州等地,设置了一些女真谋克,散居在汉人中间,他们建立村寨,负责最基层的治安。已经从部落兵开始向军户转变。

    女真人纠集了他们治下的汉人,打是想打的,可真打不过这些职业的宋军。一战即溃,他们带来的当地乡兵转身投诚,带着宋军去追杀这些谋克们的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