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宋耻 > 第一百二十一节 东守

第一百二十一节 东守

帮他。通泰地区大量土地被侯东兼并,商业也恢复的不错,税收收的上来,他也算是兵精粮足。打郭仲威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海州这边不要紧吧?”

    侯东问道。

    李慢侯道:“看来今年金兵不一定南下。这倒是怪了,明明揍了他们一顿,没道理不来报仇啊?这个挞懒倒是个有意思的人。”

    已经到了九月,金兵一直没有动静。他和赵立都在各自的防区进行防御准备,可敌人迟迟不见踪影,现在边境地区一片平静,倒是做起了生意。

    身处宋金对峙地区,李慢侯收集的情报更加丰富和详实,这几年金军南下,东路军一直都是挞懒在负责。这个人很有意思,以前一直没遇到什么抵抗,这两年开始处处碰壁,竟变成了主和派。

    有谋的人往往都这样,迷信智力。挞懒的手下实力并不弱,因为女真兵比例更高。挞懒用兵,喜欢取巧。结果他手下的女真士兵阵亡率低,大多都是女真士兵,反而是最猛的兀术帐下,兵力构成越来越复杂,女真人、契丹人、汉人统统都有,就是因为兀术部伤亡太大,女真士兵补充不上。

    但挞懒手下的兵,也跟挞懒一样,有些油滑。一方面是挞懒手下的女真人血脉不纯,挞懒早年跟着完颜阿骨打征服辽东,他力主在辽南地区建立猛安谋克制,比如辽南最重要的遥辇昭古牙部族,这本是辽国外戚,其实就是契丹人的近族奚族,本是契丹部落之一,很早一起反唐,临时反叛,契丹耶律氏统一其他契丹人之后,奚族就成了同族外姓,一直被排挤,一部分被发到了辽东镇守。挞懒征服这里之后,主持将九营遥辇昭古牙部族设为九个猛安。

    这九个猛安的奚族就一直在挞懒帐下。另外还有其他渤海猛安,契丹猛安等辽东猛安,都在挞懒帐下效命,伤亡一直很小,补充不是问题。他们虽然不是女真人,可装扮、服饰都跟女真无异,在南方就被看做女真人。

    而且这些辽东兵,对女真人的忠诚度极高,不像兀术手下从草原上征募的契丹人,对辽国还有故国之情,一方面是辽东契丹外姓多,属于不受待见的边民,另一方面辽东契丹部落臣服的早,跟女真融合更深,他们跟草原契丹人的立场不一样。

    挞懒虽然扶持了刘豫登基,但他的军队并没有撤出伪齐,在山东北部的齐州、青州驻扎了不少。但却不在主动进攻,收集到许多消息,挞懒手下士兵现在都很消极,他们不想为伪齐作战。当然可以抢到东西的时候,他们是很拼的,可现在已经很难抢到东西,还有可能把命搭上,自然就消极了。甚至传言说,有一个叫大挞不也渤海万户,经常抱怨,说他为金国立下汗马功劳,应该立他,刘豫没有寸功,却立刘豫。

    立刘豫为皇帝,是一件大事,不但对南宋来说是这样,对金国来说也是如此。导致金国内部的主战、主和两派斗争的也很激烈。而且很可能比宋朝更激烈,因为北宋的文官传统毕竟根深蒂固,两派斗的再凶,也很难发生什么激变。而金国政治,发源于部落,依然带有浓郁的部落文化,他们都起来可是要杀人的。

    刘豫不想卷入金国内斗,所以他一方面讨好挞懒,一方面讨好粘罕,可这种骑墙手法,也很危险,意味着得不到某一派的坚定支持。

    这段时间挞懒在山东就没有行动,就是一种表现。

    李慢侯算是摸清楚了,挞懒这种人,跟兀术不一样,兀术是你越强他越要摧毁你的抵抗意志,挞懒是你越强,他越不想招惹你。

    另外金军内部的主战派,此时注意力都被陕西方向吸引了过去。一场富平之战,他们取得了巨大胜利。虽然损失也很惨重,收获也非常丰厚,夺取了张浚搜刮的几千万贯物资,足以支撑他们在陕西的军事行动。金国的战略开始转向从陕西入四川,然后从长江上游攻打江南,这是一种很正确的战略思路,自古北灭南,都是抢占上游。金军统帅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军事眼光都不错,还有大量汉人谋士出谋划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因此他们今年在陕西大举用兵,本以为宋军在富平一战丢失了主力,应该毫无抵抗力才对,谁知道吴阶、吴璘兄弟俩,紧靠富平之战后收集的几千散兵游勇,依托和尚原地形,竟然打退了金军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