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北宋不南渡 > 第二百零八章 圣意难测

第二百零八章 圣意难测

多少兵力北伐,而不至于钱粮难以补给?”赵榛问道。

    “最多五万,最多只能允许五万人北伐,国库能支撑的住,但五万人的话……”五万人守城是够了,但想要向伪齐和金朝动手,那还是不够看的,河北三道虽说不大,也有几百城,五万人就算是顺顺利利的拿下,分守各处城池都不够分的,更别说在巩固成果的同时还需要应对金齐的反扑。

    赵榛并非任性之人,恢复失地是应该的,却不能因此丢掉冷静。

    “伪齐的伪帝是张邦昌吧。”沉默良久的赵榛突然问道。

    张邦昌成了伪帝,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李纲不知道赵榛为何要明知故问,但还是本本分分的点头。“正是张邦昌,当初陛下就不应该放走张邦昌,身为宋臣却僭越称帝,实在是应当千刀万剐之人。”

    说到张邦昌,李纲毫不掩饰的表达了憎恶的感情,对于如此不忠不臣的贼子,李纲绝对是痛恨的。“如今和金人一道,与我大宋为敌,实在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就算没了张邦昌,金人也会找刘邦昌,王邦昌充当伪帝,没有任何区别。”

    赵榛当初放了张邦昌,实际上就是为了让金人能够扶植他为傀儡。

    若不然,让刘豫当了伪齐皇帝,对于大宋来说肯定不是好事,那个刘豫在忠于大金的程度上绝非张邦昌可以相提并论。

    刘豫若为伪齐皇帝,大宋若要北伐,非死战不可。

    但现在是张邦昌是皇帝,对于北伐的事情上或许要降低了许多难度。

    “李相还认为现在不可北伐么?”

    “是,臣以为时机未至。”李纲说道。

    “你说的不错,时机未至,不应该仓促北伐,所以你回去后汇同其他诸部官员,草拟一份北伐檄文,传阅天下。”

    “额?”李纲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赵榛口口声声说的时机未至,为何还要撰写北伐檄文?

    不过,李纲也并非愚蠢之辈,很快明白了赵榛的意思。

    “假意北伐?以乱金齐之心?”

    赵榛并没有立刻回答,带着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笑容,从不喜欢揣摩圣意的李纲,现在的内心也极为瘙痒,他总觉得这所谓假意北伐之策,背后里还有一切其他见不得人的勾当,但看起来陛下这种城府的人是不愿意轻易表露出来。

    “另外,把岳飞从开封召开,朕亲以付事。”

    这是赵榛交给李纲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李纲办事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也是为何这些日子里能够安稳的做在宰相的位置上无人可以威胁。

    当天回去后,便找了几个文采斐然的大臣,共同起草北伐檄文。

    檄文虽然不是赵榛写的,却是赵榛的口吻。

    朕祖太宗,扫荡群夷,匡扶寰宇,开百年之基,造亿万姓之厚福,此诚三代以来之盛主也,不幸靖康年间,天下纷乱,金贼肆***臣怂恿,至有汴京之难,尔张邦昌身为宋臣,不思保国齐民……此处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