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明小人物 > 第一百一十章 梁月松为救万民回朝邑

第一百一十章 梁月松为救万民回朝邑

无数。而且五十五年后又发生了一次更大的地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83级关中大地震,据记载,关中大地震死亡八十三万人,朝邑也是重灾区。我今世的老家就是朝邑县。”梁月松一口气说完。

    何志远一下子愣住了,这可真是天大的事情。

    “你没记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记错,这种大事岂能记错?”

    “那你想怎么办?”

    “我想回去一趟,把家里的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堂弟都接到这里。”梁月松说道。

    “那你这么做总得有个理由吧?否则他们肯定不会全家搬到这里。再说大明的户籍管理是很严格的,你要到当地官府办路引,恐怕路引不那么好办。”何志远问他。

    “是啊,我就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今天才急着找你商量的。至于路引的事,我想只要有银子就好办。”

    何志远心想,这件事还真不太好办,如果直接和他们说实情,他们肯定不相信。地震自古以来都无法预测,人家凭什么就相信你。思索良久,何志远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你有没有勇气去试一试。如果能成不但救你现在的家人,也能拯救绝大多数人。不过你可能要承担一些风险。”

    “你说说看,只要能救得了那地方的百姓,承担风险算得了什么。”梁月松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

    何志远把自己的想法细细的说了出来,梁月松说道:“这样也行?是不是太玄幻了?”

    “就要这样,越神秘越有人信,你要是一本正经的说反而没有人相信。”何志远说道。

    “那行,我马上回去一次,把这件事情办妥再回来。”梁月松说道,一股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由然而生。

    “也没有那么急,现在离过年还有将近四个月,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走之前,你也要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何志远说道。

    梁月松说道:“从这里到朝邑走旱路有一千六百多里路,而且山路颇多,盗匪常有出没,路上很不安全,至少也要走二十多天。如果走水路,会绕一些路,要从这里沿沭河南下到宿迁,然后向西到徐州从徐州转入黄河水道,沿黄河一路西行就可直达朝邑县城。整个水路大约有二千里路,我可以多带一些侍卫,最多半个月就能到朝邑,这样在朝邑我就有充分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最后再趁机说服家人,赶在黄河封冻之前返回。”

    “黄河能通航?你不会又是瞎扯吧?”何志远问。

    “小型的载人客船是可以的。不过到了河南境内需要几次下船改走旱路,但总比走旱路要快得多,也安全的得多。”

    显然梁月松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考虑。

    何志远见他已经考虑成熟,就说道:“既然你已做好准备,那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要快去快回,多带些银两,路上多加小心。”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老爸,还有两件事,需要你帮忙。”梁月松说着拿出一万两荣昌票据,接着说道:“在我回来之前,先帮我买两套三进宅院,等他们到了这里也有个落脚的地方。还有就是我写的那部书,不能断更,当时和辛老板约定每月十万字的书稿。如果到时间我回不来,请你代笔完成这书稿。”

    对于何志远来这都是小事,于是就满口答应下来。

    之后,他们吃过午饭,下午又到了何家镇,梁月松找到周拂柳辞行。

    周拂柳听说梁月松要马上回陕西朝邑县,而且朝邑还有地震的可能,当然是万分舍不得,她问道:“你这次回去,是打算在朝邑住多久?地震可不是小事情,要是在这个时空中,地震提前发生了可如何是好?”

    梁月松安慰道:“老妈,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你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有哪些重大事件,脱离以前的历史轨迹了?至少现还没有,以后可不好说。”

    听他这样说,周拂柳还是不放心:“那要是偏偏这次地震就脱离原来的历史轨迹呢?”

    “不会的,你放心好了,据历史记载,这次地震的震级并不算太高,在约是七级左右。再者说,我既然知道会发生地震,自己肯定也会小心的。”

    周拂柳看梁月松决心已定、心意已决,好只好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勤添衣物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