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燕公子 > 第十九章 辽地开始的变化

第十九章 辽地开始的变化


    在和君相剧辛和老总管谈完之后。姬康在去鞍山之前,来到了襄平城东的襄平山,而被姬康寄予期望的襄平学院就建立于此。

    听到在十几个简陋教室里传来的朗读声,姬康的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离教室的不远处,就是一片正在建造的的工地。

    姬康对临时管理襄平书院的陈民道:“现在条件如此,你们就都辛苦点,这是我辽地的希望。

    我和君相保证,在农耕结束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快书院的建设,争取在夏收之后,初步建好书院。我保证襄平书院将来会是最好和最大的书院。”

    三月底的时候,姬康和母亲来到了鞍山。

    在纺织厂的的车间里,现在已经有数百台纺织机正在运作,而随同众多土匪一起被抓获的,许多土匪的家属婆娘们,也成为了纺织厂的第一代女工。

    这些女工可是给薪水的,跟他们的男人不同。但就这一点,也让在工业区被强制劳动的土匪们,看到了希望,工作态度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看着一匹匹羊毛织就的布匹被纺织机织出,母亲和身后跟随的众人,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跟随母亲从赵国而来的,木工大匠石小松、织工大匠甄氏两人,正自豪地给母亲介绍着一道道程序和操作。看着母亲满脸高兴的表情,姬康心内也感到轻松。

    鞍山庄,姬康和母亲所居住的房屋里。

    姬赵氏对跟自己道别的儿子说道:“儿呀!你这次去沓氏县,我就不去了。我在鞍山还没看够呢,等你把什么所谓的露天盐场给弄好,母亲再去看看。我儿是个天生有本事的人,为娘不能拖你的后腿。”

    “娘,儿子再有本事,也是你生的,所以还是娘最有本事了。但是娘,你可能还没见过大海,儿子想让你陪儿子去看看大海。”

    “哦,好,好。我儿子最孝顺了。”

    姬赵氏看着自己的儿子,眉开眼笑。

    石敢在旁撇撇嘴,平时老说我拍马屁,我这不是跟你学的么!

    沓氏县就是姬康前世所在的大连。

    在前世,姬康曾来过大连,并在这里参观过当时全国四大露天海盐厂——复州湾海盐厂,并在当时听盐场的导游说,这个海盐厂所产海盐达到每年200万吨时,姬康就被深深的震撼过。

    姬康现在所来到的这个世界,盐是各国管制最严格的的物资。燕国十分缺盐,价格及其昂贵。在与中原诸国中的最大贸易货物就是盐,主要交易对象就是世仇齐国。

    为了盐,燕国不得不接受齐国的一次次勒索,用铜、粮食和战马与齐国交换,就这还经常得不到齐国的交易。

    燕国的许多百姓,不得不“望盐而食”。就是全家吃饭时,把盐块挂起来,看一下、吃一口,然后吃完饭后再把盐块收起来,等下次吃饭时再看。

    这对来辽地后,前不久才知道这种情况的姬康,内心简直就不能忍受。解决辽地乃至燕国的食盐问题,被姬康摆在了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