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红楼翰墨 > 第五十一章 风和日丽外出游玩

第五十一章 风和日丽外出游玩

凡是发现有乱说是非者,情节轻者,接受思想教育,情节重者,直接撵出府去。

    因此安兰只挑些不重要的事情和紫鹃说,凡是涉及敏感重要的事情,她都一概回避。

    紫鹃发现安兰口风极严,因此也不再打听陆家的事情,两人只说些家长里短。

    船行两日,到达姑苏城码头,陆璟将林如海一行送回林家祖宅,便带着妹妹回到陆家。

    陆芷瑜回到家后,就央求陆璟带着她和林黛玉一起去游玩,陆璟对此欣然同意。

    这几年他没怎么陪妹妹出去玩过,不过涉及林黛玉,他便去找林如海商议。

    林如海沉吟片刻,也同意下来,不过却交代陆璟要顾及到林黛玉的名节。

    自从知道了贾家对黛玉名声的诋毁,林如海对黛玉的名声更加重视,甚至有些矫枉过正。

    陆璟自然听出林如海话中的意思,除了要他保护好黛玉,不能被人瞅见容貌等事之外,也是委婉的交代他,要和林黛玉保持一定的距离。

    陆璟心中暗叹,恐怕林如海到现在还没有放弃,将黛玉嫁到贾家的想法,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便同意下来。

    两家虽是亲戚,但对于黛玉而言,他属外男,自然要避嫌。他虽然不怎么在意这些规矩,但也要入乡随俗。

    六月二十五日,风和日丽,宜出游,嫁娶,忌动土,作梁。

    辰正二刻,陆璟准备好人手车马后,便带着妹妹去林府,接到林黛玉及其随从丫鬟,随后一行数十人,直奔虎丘而去。

    林黛玉和陆芷瑜两人,共同乘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英莲、齐嬷嬷和李嬷嬷三人乘坐一辆翠幄青光车,紫鹃、安兰、悠夏等十来个丫鬟,分别坐在后面的三辆青绒竹帘车内。

    车马后边是陆璟安排的十几个家丁护卫,陆璟则带着吴泽、陈绩、陆炼等亲随,骑马在前方开路。

    去虎丘要经过山塘街,山塘街被称为姑苏第一街,街上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到达山塘街之后,陆璟寻了一处清净之地,就停下车马,让陆芷瑜和林黛玉观赏白公堤和白公祠。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后来白居易奉命来苏州任刺史。白居易上任不久,有一次他坐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行程极为艰难。因此他回到衙门后,就找来有关官吏商量此事,最后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开凿出了一条山塘河。

    山塘河开凿之后,白居易又在河塘旁筑堤,因此就有了山塘街,山塘街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全长约七里,故有七里山塘到虎丘之说。

    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不仅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还让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

    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在他离任后,就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纪念。

    陆芷瑜拉着林黛玉的柔荑,两个小姐妹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游赏起来。

    林黛玉放眼望去,只见绿水河道,纵横交织,骄阳普照,波光粼粼,一座座色彩鲜艳夺目的桥栏,使得此地愈加风情万种,心中甚是喜爱,不由的开口念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陆芷瑜来过此地几次,但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她对黛玉的说法深有同感:“姐姐说的是,我第一次来时就喜欢上了这里,七里山塘,锦绣绵长,流水萦伴,水碧天苍,小亭烟水堪做画,阮琴鸣兮露酣畅。”

    林黛玉闻言笑意盈眉,她虽然祖籍姑苏,可是这也是她第一次出来游玩,看到这样的美景。

    “林姐姐,告诉你个秘密,我第一次来白公堤时,还闹了个笑话呢。”陆芷瑜看黛玉心情极好,便分享她的秘密。

    林黛玉看着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等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好奇的问道:“妹妹闹了什么笑话?”

    “当时哥哥告诉我这是白公堤时,我还疑惑呢,白公堤不是在西湖吗,怎么跑到姑苏来了?”

    “后来哥哥告诉我,说西湖的白堤是白沙堤,姑苏的这个才是真正的白公堤,虽然都叫白堤,但两者是不同的。”

    林黛玉掩嘴笑道:“可见你平时读书不怎么用心,白乐天初到杭州时,就写下‘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的诗句,可见白沙堤早就有的。”

    “是啊,哥哥也这么说,哥哥说白乐天在西湖也修过白堤,不过现在已经消失了,只有这里修的还保存着。”陆芷瑜有些遗憾的说道。

    林黛玉感叹道:“那真是可惜了,无缘一见。”

    两人正说话间,英莲带着丫鬟,提着两个绛云食盒,款款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