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我是演技派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柏林见闻

第三百九十七章 柏林见闻

发、胡子拉碴,戴着副金丝边眼镜,面目颇为喜感的华人从里面迎出来。

    中年老外是青年论坛单元的主席克里斯托弗泰尔西特,这哥们实际年龄不大,也就四十出头,但老外长相显老,看上去比边年近五十的王庆强还要老。

    “泰尔西特先生,幸会!”

    贺新笑着跟他握手,两人不是第一次见面,前年贺新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候,就通过楼烨认识了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的主席。

    “这位就是宁皓导演。”同时,他又把边的宁皓介绍了一下。

    “哇,宁导演,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很难想象作为一名中国导演,你竟然能够拍出一部这么美的蒙古电影。”

    宁皓完全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前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虽然拿到了逆流而上单元的特别注目奖,但他可没有象今天这样受到单元主席欢迎的待遇。

    不过当贺新听到小豆丁翻译中蒙古电影这个名称,不由皱了皱眉头,对泰尔西特道:“不好意思,泰尔西特先生,这里我有必要跟您纠正一下,《蒙古乒乓》就是一部中国电影,不是蒙古电影。中国很大,有五十六个民族,蒙古就是一个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民族。”

    “哦,非常抱歉,贺!请原谅我的无知,其实我看了电影之后,非常困惑,为什么孩子们捡到乒乓球之后,会想到要去北京,而且你居然在里面演了一个中国警察的形象,现在一切都合理了。不过,这依旧不妨碍这是一部好电影,不是吗?”泰尔西特很坦诚地道歉道。

    “没错,这的确是一部好电影。”

    对此,贺新很无奈。出国的机会多了,他发现其实很多老外对中国真的是一点都了解。比如他接触过的大部分老外只听说过“上海”和“北京”,有见识的老外还会加上一个“广州”,见识过头的老外还知道一个“xi藏”。

    好在,泰尔西特先生知错就改的态度,让他们的对话能够愉快的进行下去。而宁皓则跟王庆强聊了起来。

    王庆强是关金鹏的好友,同时也是柏林电影节亚洲区的选片人,此次《绿草地》能够入围青年论坛单元,就是源自于他的推荐。

    不过贺新和宁皓跟他的渊源还要追溯到当年《香火》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因为当时他就是亚洲dv电影竞赛单元的评委会主席,正是因为他的力,《香火》才拿到了金奖。

    在原时空中这位王庆强就是宁皓的伯乐,但是现在羽翼渐丰的宁皓早已不是原时空中那个落魄的小导演。

    青年论坛单元同样也是竞赛单元,同时还是入围影片最多的单元,本届电影节足足入围了三十五部作品。

    原时空中有一部华语纪录电影和《绿草地》一同入围了青年论坛单元,只是这一部叫《淹没》的纪录电影,是一个自诩悲悯的导演的一部三观极其不正确的电影,索就和谐掉了。

    完成了报到手续,贺新和宁皓在办公室停留了约莫半个小时的时间便起告辞了。

    “王sir刚才跟我说,刘得华弄了一个亚洲新星导计划,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出门之后,宁皓便跟贺新随口笑道。

    咦?

    贺新心里一动,他记得上辈子宁皓的《石头》上映时打的好象就是刘得华的旗号,不免心中一动,道:“什么意思?”

    “就是一个扶植新导演的计划。王sir说刘得华会给新导演最大的发挥空间,不会干涉具体的创作过程,但必须要审核剧本,控制预算,同时还必须是剧片。”

    宁皓解释了一下,接着又感叹道:“你说当初咱俩弄《香火》的时候,怎么就没碰到这种扶植新导演的计划呢?”

    贺新沉吟片刻,冷不丁地问了一声道:“当时如果有这种计划,你能确定你一定能够得到扶持吗?”

    “呃……”

    宁皓顿时语塞,挠挠头皮,一脸郁闷道:“你可不带这么打击人的!”

    但他不得不承认,贺新说的是大实话。当时的他名气、作品啥都没有,在还没有遇到贺新之前,他也没少碰壁,人家凭什么要扶持他这种无名小卒。

    贺新又问:“那你对这个计划有想法没?”

    “有啥想法?当然没想法喽,咱们现在又不缺投资。”

    《绿草地》的成功入围,于东早就预定了下次双方再度合作。应该说现在宁皓拍电影一点都不缺投资,而且如今他跟贺新又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自己也是老板之一,何必再去仰他人之鼻息。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的合作方博纳不但是金主爸爸,还有国内强大的发行能力。

    刘得华的那个新星计划,除了钱,大概也只有刘得华自这个香港明星的招牌,如今的宁皓显然并不看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