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长路且歌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仁楚三十四年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仁楚三十四年

么找,都没办法再找到那座岛了,他们上次还特意留意了大概位置,但是这次把周围上百公里的范围都找了,愣是找不到那个巨大的海岛了。

    这事儿被大家传的沸沸扬扬的,有意思的是,这个地方正是从前百国争霸时的楚国,后来被先帝楚武大帝掌权,正好是从前先帝楚武立仁楚国的地方。

    有了这样传奇的色彩,各种传言就更多了,甚至还有人说先帝根本就没有驾崩,而是登上蓬莱仙岛当仙人去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有一个民间的教会突然浮出了水面,他们同样是以沿海南部为据点,短短几个月就横扫了整个南方沿海的地区。

    仁楚子民本不太信教,在人人都不愁温饱的情况下,百姓其实并不怎么感觉自己需要被救赎,诸如佛教、道教,都只是一些人的精神寄托,大家崇敬,但是不会盲目信仰。

    仁楚帝国,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宗教,只有对文化的信仰的社会。

    但是这个新教会的出现,却是打破了这个状态,他大肆宣扬神与鬼,宣扬前生来世,宣扬入教即得神力,成为神的子民,并且有许多教会的人向人们展示那种所谓的神力。

    亲眼可见的事实,加上他们雄厚的财力,很快便席卷了整个南方地区,可以说十个人中,有五个都在信仰这个教会。

    这个教会,就是拜燚教。

    不过由于他们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动的举动,也没有戕害百姓,反而会在许多贫穷的地方开展救助,所以官府也不能插手什么。

    还有一件事情,是关于武林的。

    南北仁楚从来就不惮于武林势力的,所谓侠以武乱禁,在仁楚其实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你就算是个大宗师,也几乎不可能逃得过仁楚军队追杀围剿,而且仁楚法律严明,犯了事儿是不可能让你逍遥法外的。

    而南北仁楚两国,这次达成了高度的默契,统一行事,就是要将手伸到江湖中去。

    他们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本来只在民间流传的天地榜的评定收到朝廷手中,朝廷为此特意开了一个新的部门——武部。

    六部变成七部,这可不是什么简单加个名字的事情,多了一部会多出多少明争暗夺,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不仅仅是天地榜,他们还要统计天阶以上的人——宗师境,弄出了个宗师榜。

    为这件事情,皇帝亲自下令,让兵部、黑镜司全权协助,必要情况下,武部甚至拥有对其余六部的直接下令的权力。

    但是时间匆促,武部也没办法去一一统计这天地榜上人的实力,于是大多数都是沿用从前的榜单,重心则是放在了统计天下宗师人数上,当然了,这个统计是绕开那些朝廷中的宗师的,只统计那些江湖之中的或已知或隐姓埋名的宗师。

    截止到仁楚三十三的新年这天,已经有二十四名宗师之名登上宗师榜。

    第二件事情,便是围绕这个天地榜,将江湖与庙堂之间打了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可以让江湖中人直接步入庙堂——

    南北两朝,将每年举办一场武林大会,由武部一手主持,具体的大会细节尚在商讨之中,但是据已知的消息来看,每届在武林大会中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步入朝堂。

    武林大会会分成好几个部分,首先就是天地榜上的高手,无特殊情况要全部到场,然后他们之间要举行比武切磋,以此划分排名,这个排名将对他们的门派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决定朝廷对你们门派会有多大的支持力度,甚至一举超过怀玉剑庄成为天下第一门派也是可能的。

    就算你是孤家寡人一个,只要能取得高的排名,朝廷也会全力支持你开宗立派,你一人便可以撑起一个宗门。

    然后其他的,还会有什么少年英雄会之类的,具体如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反正初步估计,整个武林大会举行完,起码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种方式好像是考武举,但是其实不是,仁楚的武举并不是考武功,而是考兵法谋略,而这个武林大会,则是面向所有的武林中人,哪怕你大字儿不识一个,也可以参加。

    通过这个武林大会,其实出路有很多,你可以直接加入军伍,这样你一入军队起码就是一个能管几十人的小队长,甚至可能直接统领一支部队也不是不可能;二也可以进入武部,这可是六部之后的一个新部,现在来看可以说风头无两,能进这里那也是前途无量的;三来,能从这里出彩的,不管是并不还是刑部,甚至是黑镜司,都会无比欢迎这样的人加入的。

    而且,这个大会是南北仁楚两国共同举行,可以说是整个天下的一场武林盛会。

    不屑于朝堂琐事世俗繁琐的高人自然有,但是正所谓学的屠龙术,卖与帝王家,对九成九的江湖人士来说,能得到朝堂的认同,甚至迈入朝堂,他们是不可能拒绝的,而且在这种盛会上,哪怕自己没能力赢得些什么,能结识一些江湖上的前辈,也是极好的事情啊。

    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同时发生在仁楚三十三年这一年中,任谁也看不出这些事情之间会有什么关联,正如每天都会有人出生与死亡一样,一国之事以年为单位好像也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这一年里,谢晨从丰灵剑庄出发,一路辗转最后回到了寒山村,见证了仁楚帝国的和平与安定富足,也看到了在这平静表面下的阴暗角落,但是从他个人角度来看,仁楚帝国无疑是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着的,特别是柴涧风所管辖的礼安县,更是让他看到了天下未来的样子,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人人都有书可读,人人都可以在午后悠闲的坐下树荫下乘凉。

    礼安县可以做得如此,那其他地方也不是不可以做到。

    这不仅仅是谢晨的想法,更是如今几乎所有仁楚子民的想法。

    而整个仁楚帝国,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迎来了仁楚三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