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横生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学为好人

第三百四十二章 学为好人

他怕书院的人鼓动百姓造反,所以提前露出风声,撇开书院关系的统统无罪,这样既能安抚百姓又能破除障碍,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计策显然不会是楚天子亲自下达的,至多是他麾下的智囊传达过来的,不过师兄弟们都同仇敌忾。齐**匪扬言要拆掉书院,师兄弟们都没走,这要算作我们这些枉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仅有的一点骨气。

    说到底,我们怕山腰埋着的先生会睡不安宁,不忍撇下他离去。

    没过几天,师兄们的家人上门哭闹来了,抹着眼泪求他们下山,他们乡下人说不来漂亮话,只管把家有老小这部真经反复的念,一念得多了准管用,有些家室哭嚎得厉害的,架不住泪眼婆娑的苦言相劝,把头一低咬牙回家去了。家世雄厚的,头顶供着严明的家规,不得不服软,那些乡绅劝不动孩子,索性叫来打手直接敲晕带回去,有个与先生感情深厚的师兄死活不肯妥协,结果当场被他爹砸断一条腿,拖着下山了。

    最后,山上只剩我们八个同门,我打小被先生领养抱上山的,住了三十多年,书院便是我的家,没地方可去,他们跟我差不多,唯独大师兄不一样,他是一个阔绰地主的儿子,地主老爷死得早,留着很多家产给他,他却只喜欢读书,齐军上山前,嫂嫂来劝他下山,他只将她拉到角落去说了几句话,然后嫂嫂就下山了,再没来过问。

    齐国兵上山的时候,我们八个兄弟守在书院门口,好像愣愣地等死一样,我们早听说对方领头的是个修炼者,杀人如拾草芥,想必不会在乎我们的死活,不过站在门前那会,我是真不怕死,想着跟先生死在同一个地方也算值了,只可惜没机会出人头地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

    数百齐军往山顶赶来,像是山坡突然冒出一排排黑草,场面跟我小时候进宫见到的御林军相差不多。他们清一色穿着黑黢黢的战袍,我总觉得那染了同胞的血,反正横竖一死,干脆瞪眼看着他们,七位师兄全是云淡风轻的样子,我又觉得自己太作怪了,正如先生批评我那写得张牙舞爪的文章。

    那个带头的修炼者跟我想的一样威风,他脸像是从冰窖里刚拿出来,冒着逼人的寒气,他们见有人堵在门口,一眼就看穿了我们的想法,可能不见点血也不好示威,堵门这种举动正中他们的下怀,排在前头的几个先锋,当即挥着马鞭和长刀,冷着脸冲杀过来。

    你莫不是小觑了我辈读书人的志气?不知为何,当时我心头猛地响起了先生的口头禅,忍不住跨出半步喊了声且慢。

    马儿缰绳紧勒,明晃晃刀刃往我耳边呼过去,领头那人举着手势,让两名先锋回退,然后死死盯着我。我回头瞧了眼几位师兄,我知道他们心底肯定也响起了那句话。

    “将军真要来掘人坟墓?”,我莫名其妙的吐出这句话。

    刚说完,只看见大师兄往前一步,用着先生授课时的硬朗声气,喝斥道:“强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我只记得我与师兄们耍尽了嘴皮子,吐干了口水,后来对方领头那人领着一干不情不愿的手下,缓缓退兵了,没过几天,书院还是被拆了,对面换了个领兵的,我们没守住先生的书院,再听不见先生的口头禅了。

    青年娓娓道完后,姬凌生忍不住再次问他去齐国的目的。

    他沉着答道:“我看起来年纪不大,但也有三十好几了,至今没办成过一件好事。先生曾说大周天子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到死他也骂他是个昏君,我相信先生的眼光,我相信楚天子那样的人中龙凤也会如此,我这次要去给他提个醒,免得他糊涂。”

    始终不曾透露姓名的青年睡了半宿,在晨雾中继续上路了,他要去给全天下的百姓请愿,他说诸侯逐鹿不该百姓受苦,在他身上,姬凌生真真切切看到了读书人的志气,不由为年少时自称读书人而自惭形秽。

    姬凌生拍醒黑风,拉着它晃悠悠的往南边走,他不时探头瞧瞧读书人离去的方向,希冀他能一帆风顺。姬凌生再见到他的时候,他的尸首被挂在齐国南方战线的第一个城头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