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缥缈风烟录 > 第三百四十四章 文统天下武犯禁

第三百四十四章 文统天下武犯禁

事理,而又掌握了不该有的武力,才会在中原横行霸道,烧杀抢掠,如果他们懂得先贤道理,怎会做出此等恶事?究其根本,这武与文,天生便是相互抵触,无法相容的东西,欲要令天下太平,先要禁武,主要以文为主,是以令天下之师为正义之师。”

    张寒城已经不知如何回答,只能道:“多谢赵普大哥教训,我受教了。”

    赵普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看向了正在一边吃着糖人的赵匡义,道:“匡义弟弟,你过来一下。”

    赵匡义顿时放下糖人,不明所以的走向了赵普。

    赵普道:“匡义弟弟,你且说,你觉得练武好,还是读书好?”

    赵匡义挠着头,道:“我……也不知道。”

    赵普笑道:“那么赵普哥哥这么问你,你觉得不读书的二哥好,还是读书的赵普哥哥好?”

    赵匡义当即道:“那自然是赵普哥哥对我好,我二哥只会凶我,他对我才不好呢。”

    赵普道:“是啊,那匡义弟弟,你记得赵普哥哥是怎么教你的吗?”

    赵匡义道:“当然……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赵普微微一笑,看向了张寒城,道:“张兄觉得如何?”

    张寒城并未能够明白孟子的那句话,心中记着日后要想办法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现下只能道:“嗯,赵普大哥所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赵大哥也只是将义儿当做弟弟,那凶他,也是因为亲近他。”

    赵普笑道:“如是那时匡胤兄明白这儒家道理,便不会如此了,尊重老者,爱护幼者,是圣贤之道,匡胤兄明白了这个道理,便绝不会凶他的弟弟。”

    张寒城没来由的听得有些疲惫,只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赵普对赵匡义道:“去吧,匡义弟弟,稍后赵普哥哥再给你讲故事。”

    “嗯!”赵匡义当即便拿着糖人,又跑去了一边,跳上了椅子吃了起来。

    赵普看着张寒城道:“所以,赵某绝非空穴来风,这天下,应以文为主,武为次之,才是真正的太平之道,在下,也恰好有一些对如何实践这天下人读书之法,这便与张兄分享一下。”

    张寒城如坐针毡,不过一想,虽他心中不觉得赵普说得对,但多听听总不会完全无用,当即点了点头:“赵普大哥请说。”

    赵普从椅子上站起,背着手,走到了房间正中,道:“依赵某愚见,想要终结这乱世,那《论语》便是最好的治世之物,这论语读起来容易,简单,有许多语句朗朗上口,其道理不难,正适合人们掌握,而深入研究起来,则尽是圣贤之道。”

    张寒城点了点头,叱罗蛇鹤也是通过教论语让丐帮中人明理的,只是因为这个好学。

    赵普继续道:“依赵某来看,这天下间,应在这乱世中,广设书院。令孩童、少年能够在书院之中读书,明白道理,就以这《论语》为主。他们学成了《论语》,粗浅的明白了一些圣贤之道,而后再看待这天下乱世,定然,就也有了不同的想法,如此,他们也就更加了解,契丹人所做之恶,如何为人处世,才能够不做恶,更加亲近圣贤道。这些少年,便组成了仁义之师,只要掌握这世间之大义,便能势如破竹,驱散虎狼。”

    张寒城听到这里,终于还是皱起了眉头,道:“赵普兄所说的书院,是以读书为主?那其他的呢?比如说一些武功,可会教授?”

    赵普道:“当然是以读书为主,那武艺,赵某不是说了,武之一字,令人掌握了强大的力量,所以,人们才会作恶,才会欺负弱者。”

    张寒城只觉得被赵普绕进去了,他同意武艺这种东西,会令恶人增多,也明白读书有用,但赵普的说法,是否定了武艺的重要性。

    当即,张寒城道:“赵普大哥,这些,我实在是不能同意,我并未读过什么书,识字也有限,说不出那么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武艺是非常有用的。试想,一群只是读书,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纵使人再多,面对那兵强马壮的契丹人,他们怎么抵抗?难道,要取出《论语》念给这些不懂得中原语的契丹人听,告诉他们圣贤的道理,要他们退兵吗?”

    赵普陡然间瞪大了眼睛,道:“张兄弟此话是何意?意思是读了书,便手无缚鸡之力?读书拥有智慧,智慧比力量更为重要,那可以使用各种计谋,不需要与契丹人正面冲突。”

    张寒城道:“打仗哪有那么儿戏,大多数计谋最终到头来,还会变成两军交兵,我同意赵普大哥所说,读书有用,武艺也会酿成人心中之恶,可如果完全放弃武艺,那绝对不行。如果真要像赵普大哥所说的那样,建造书院的话,那必须除了读书之外,还要教孩童、少年骑马射箭,令他们学会一些武艺,不止要文,也要有武,文武双全,才能真正的厉害。”

    赵普紧皱眉头,哼了一声,道:“张兄所说之话,赵某不敢苟同,少年人学了骑射,便醉心于此,忽略了读书之重要,如果一定要学,定然要等到他们明白了圣贤道理之后,才学,如此才能够克制,才能够明白武是杀人之术。”

    张寒城道:“但乱世之中,建造这书院,赵普大哥觉得,多久才能够终结乱世,赵普大哥又觉得,契丹人统御天下,需要多久?”

    赵普道:“自是要想尽办法,快点培养孩童,少年,以赵某之见,十年即可。”

    张寒城摇了摇头,道:“赵普大哥读书多,也识字,比我这个不读书的人强很多,也明白更多的道理,但,赵普兄却不明白,这中原,坚持不了一年了,来年秋天时,天下许是已做了辽国,那时书院要建,契丹人定然第一个不会答应,有些事情,根本没有时间,不能太想当然。我说这些,不是觉得赵普大哥的话说得不好听,只是我的一点自己的看法。”

    赵普一甩袖袍,道:“你终究还是未曾读过书,所以不能了解,我说这些,匡胤兄却能了解,看来,你也并非匡胤兄之知己。罢了,还是不说了。”

    说罢,赵普看向了赵匡义,道:“匡义弟弟,来,赵普哥哥给你讲故事。”

    张寒城看着赵普,心中只想着赵普所说,他并非是赵九重的知己之语。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