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缥缈风烟录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中原为盘人为子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中原为盘人为子

耶律德光进行了清洗。晋国无人,耶律德光便取而代之。”

    柴荣目光一闪,若有所思,陡然间眼前一亮,道:“我好像明白张兄弟的意思是什么了。如果晋国的将领、官员,能够假意投诚契丹,那么,耶律德光就不好杀死他们,而契丹虽然强大,可是想要尽数将中原吞并,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些将领、官员,都杀死换血,那还好说,就怕,耶律德光杀不死他们,又没有杀死他们的理由。这样,辽国的势力便被彻底分散,根基不稳,然后,就可以开始反攻。”

    张寒城道:“也并不能说是假意投诚,如果说,天下间都是符将军、高将军那种人,当然假意投诚,各地都有默契最好,但,天下间并不都是符将军、高将军那种人,大多数人,都是自私自利,更多的思考自己的处境。耶律德光这两个月横扫中原,早已经让许多将领、官员难以入眠,如果有机会投诚的话,他们恐怕巴不得这样。而,日后真若是契丹出现问题,他们反而又会第一个跳出来与契丹为敌。”

    柴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这个想法,的确非常之好,看似叫契丹占据了大片中原土地,可是却暗流涌动,令耶律德光也会觉得烦躁。”

    张寒城道:“是啊,柴大哥说打下天下终究还是相对容易,真难的是治理天下,耶律德光想要治理中原天下,恐怕十分困难。”

    柴荣道:“听张兄弟的意思,是已经确定了……”

    张寒城点头,道:“我心里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了,因为无论如何,契丹占据中原的结果,几乎已经不可改变,除非这个时候刘知远将军选择出手,慕容龙城选择出手,各地的一些好事之人选择出手,只是,那都不太现实,他们都想要避开耶律德光的锋芒。真正的默契,应该是晋国苟延残喘,几近灭亡。”

    柴荣道:“只是,就怕……这中原投降之风盛行,而耶律德光真有本事将整个中原安定,如此,也就要出了问题……这绝对是兵行险着了。”

    张寒城道:“对此,我已经想过了。所以,有一件事情,非常的重要,而且必须去做。”

    柴荣疑惑,道:“什么事情?”

    张寒城道:“那就是,中原各地的将领,官员投诚了耶律德光之后,耶律德光就不能活着了。”

    柴荣目光一闪。

    活着的耶律德光是个号令天下的君主,那么死去的耶律德光……还能够号令天下么?

    倘若耶律德光死了,谁来治理中原?

    难道由耶律德光的幼子,耶律璟来治理么?

    恐怕,耶律德光真的死了,辽国内部也会出现大乱。

    柴荣顿时起身,抱拳向张寒城行了一礼道:“张兄弟的这些想法,简直令柴荣大开眼界。”

    张寒城哪里敢当,顿时向柴荣回礼,道:“柴大哥过奖了,这些想法,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切合实际,只不过,我也不知还有什么办法了。”

    柴荣道:“张兄弟的这个时机把握的非常好,假如现在耶律德光死了,那么晋国还在,辽国也还在,述律太后虽然已经年老,但以她的本事,必定还能够稳固辽国。所以,耶律德光现在死,没有什么真正的作用。而晋国逃过一劫,则会引得中原形成起义之风,或者晋国继续暴政,这结果,都不理想。”

    柴荣继续思索道:“但,耶律德光迅速的占据中原大范围土地,又来不及稳固中原,不断地分散辽国的力量,在这个耶律德光还未稳住中原的时候,晋国完了,他死了……那么一场混战,必然会在中原出现,辽国述律太后,再怎么厉害,也无法插手到中原,只能分出精力去管辽国内政方面,协助耶律璟坐稳辽国之主。而辽国必定元气大伤,恐怕短期之内,不能再犯中原,中原的地盘,便全是中原人自己的争夺了。”

    张寒城点头,道:“我想的并没有柴大哥想的这样深入。”

    柴荣肯定道:“张兄弟这些想法,会将整个天下的局势彻底改变,你说的,感觉的都是对的,譬如刘知远将军,如果契丹大军杀来,他不会选择抵抗,而是会选择投诚于耶律德光,因为,他害怕自身难保,可是,耶律德光出了问题,刘知远将军绝对会第一个跳出来。而天下间,很多的人,都是这样。只是,这件事情,实践起来,恐怕有些困难。”

    张寒城道:“我想,还是尽量的依靠丐帮,多传一些流言比较好,先令各地的官员,将领,放弃对耶律德光的抵抗,给他们一种晋国必亡,没有继续抵抗的意义的感觉。而在其后,耶律德光出现问题,再传有关于耶律德光已死,该夺回中原的流言。”

    柴荣点头道:“这天下之人,极少能够真正看到丐帮的厉害,恐怕,很多人都无法想象,乞丐们竟然会拥有这么大的能力。”

    张寒城道:“不过,现如今已经进入冬天,我想,丐帮也不该有什么动作,毕竟,天寒地冻,他们衣不遮体,会出现问题,所以,这一切,只能明年再说。”

    柴荣道:“但愿,来年一切不会发生什么改变。那这段时间,张兄弟可有什么打算?”

    张寒城道:“我准备……去洛阳一趟。”

    柴荣疑惑道:“去洛阳?”

    张寒城道:“嗯,我该回去洛阳看看,然后,再去一趟绛州,接着,看看是否,要去一趟大理。”

    柴荣并不知道,张寒城去这些地方要做什么,也没有多问。

    张寒城要回洛阳,是因为他知道已经太久在外,银铃儿那里,他心中觉得对不起,而且,他很久没有见到赵九重,应该见一见。

    去往绛州地界,是因为,他想要去七道人的坟前看看。

    至于大理,是想去段思平的坟前看看。

    张寒城感到了这世上的无常。

    他不知道,他在这混乱的世界当中,究竟能活多久。

    趁着活着,就去看一看,免得死的时候觉得遗憾。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