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唐朝三世祖 > 第六十四章 太常寺上值 二

第六十四章 太常寺上值 二

    太阳将出,丫鬟已经唤了好几遍了。

    小悠无奈的端着凉水进了郭善的卧室。躺在床上的郭善迷迷糊糊中被凉水激醒,终于知道有一双手在抚弄自己的小脸了。

    他眼睛一睁,呼的坐起靠在床头的梳妆柜上,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眼,对被他突然坐起而吓了一跳的小悠道:“几时了?”

    “老爷,已经辰时了。”小悠犹豫着,上前来又要给郭善洗脸。

    郭善摆了摆手,翻身下炕,洋洋的把脚往靴子里凑,道:“昨儿我喝了多少?”

    “昨儿您喝的可不少,最后还是程大公子把您从朋来阁扶回来的。”说着话,她忙蹲下身子把地上的靴子拾起,将郭善的脚压在自个儿膝盖上替郭善穿鞋。

    “这几天净跟他们喝酒了。”郭善拍了拍昏昏的脑袋,抽脚跟她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自个儿能穿的上。”

    小悠忙道:“老爷您怎么不是小孩子呢?再说了,侍候您本来就是我的责任。”

    郭善拗不过她,便不推辞了。怔了怔,道:“今儿我还得去值班吧?”

    “老爷您才想起来啊?”小悠觉得有些好笑,但终究不敢笑。替郭善穿好了鞋子,又往旁边的墙上取袍子,嘴里依然说话:“胡管家说了,今天是您第一天去任上,可不敢迟到。丫鬟们来唤了您好几次,但您总拖着不肯起来。眼看着时间越发的不早了,我只好不经您同意先给您把脸洗了。”

    郭善忙等她给自己把袍子穿上,自个儿胡乱把腰带绑上,嘴里说:“那时迷糊着,怎么着也想不起来。如果不是你的冷水把我浇醒,现在我还不肯起。”又吩咐她:“快把我的春头巾拿来。

    便拿了春头巾,拢头发系上,又被小悠擦了些护肤的脂膏,匆匆出了门。

    胡管家早就备好了马车,身后小悠忙问要不要吃饭。这时候哪儿还吃饭啊,看天色都不早了。

    郭善忙上了马车,让丁三儿快马往皇城赶。

    前几日吏部就已经来他府上做好了他的个人资料,做成门籍送入监门卫。

    把丁三儿丢下,嘱咐他在皇城外面候着不许生事儿。大步往皇城走,听监门卫问话。

    “谁?”

    “郭善。”这边答了。

    “干什么的?”

    “太常寺协律郎。”郭善说了一句眨巴眨巴眼。

    监门卫忙找门司核对信息了,又问‘年龄’。

    郭善户籍上做的是七岁,便答道:“七岁。”

    一番核对,总算是放他走了进去。

    皇城颇大,广场上影影绰绰能看见一些穿着官服的官员。要说这些官员中年龄最小者,当然莫过于郭善。然而郭善的‘大名’现在倒是还无人识得,再加上各级官员各自忙碌,谁也没空搭理他来。

    他蹑手蹑脚的找到了太常寺衙门,宿卫不知哪儿窜出来的野小子竟如此堂而皇之行走在大人们办公的地方。抬手呵斥住了正往殿门里探头探脑的郭善,瞪眼道:“干什么的?”

    郭善的确被宿卫的粗嗓门儿给吓了一跳,干咳了一声,铁青着脸站直了身,颇有老大人的气派,道:“本官初任太常寺协律郎郭善,来此上值。”他个子不高,但一副老太爷的样子学的十成十。

    右手随意指着殿门,嫩声嫩气的问道:“本官问你,这儿是不是太常寺的官署?”

    宿卫气乐了,哪儿来的小屁孩儿竟敢冒充朝廷官员?视贞观律如无物?

    正想一大耳瓜子下去,从旁边就走过来一个白须老头儿了。

    “何坚,怎么回事?”老头儿手里还抱着一摞公文,问宿卫话了。

    “张大人,这里来了一个不知道哪儿跑来的小子竟敢冒充朝廷命官,小的正想将他拿了。”宿卫说话虎虎生威,指着郭善跟老头儿解释道。

    老头儿看了郭善一眼,而郭善也正打量这老头。

    “看你稚子之龄,既寻到了我太常寺处,想来是几日前吏部书文中所说的郭善,小郭大人吧?”

    老头儿很客气,郭善望了他官服一眼,很恭敬回答作礼:“想来,您就是张文收张协律郎了?”

    “恩,我就是张文收。”他回答了一句。

    旁边宿卫惊了,一脸不信的跟张老头道:“张大人,他果真是朝廷命官?”

    郭善乐了,仰着脸心里好不得意。

    张老头则即空出右手把怀里一张文书扯出放在最上端,指着文书上对宿卫道:“喏,你来看啊,这吏部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