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兴大汉 > 第225章 不安分的陈瑀

第225章 不安分的陈瑀

之前的落荒而逃,还是使得人心失了大半。这时又看到了希望,众人多少又重拾起几分信心。

    陈瑀似无所觉,开口笑道,“不过总归要选出一条路来。如今距离秋收也没有多长时间了,时间已很紧,只有一两个月了,我们必须好好思量一番……”

    密室里,陈瑀带着一票属下谋划着未来的种种,外面临街的一处偏院里,一面色卓尔不凡的青年士子,手捧一卷竹简埋头苦读,听闻到街外童谣,“淮河泛,巢湖枯,蝗灾一起鬼魂哭……”

    青年士子皱起了眉头,“淮河泛,巢湖枯,蝗灾一起鬼魂哭?”

    他喟然一叹,“末朝战乱常伴大灾,童谣绝非空穴来风,往往极其灵验,与不知是哪个大才窥到了天机……”

    “公子才是大才。”

    一旁的书童崇拜地望着自家主人,小心劝道,“陈府君定会看到先生本事,必有重用一天的。”

    身侧人这样说,让这青年士子微微一叹,“要不是被其携裹出城,我岂会为其效力?只可惜陈瑀志大才疏,实在不是值得辅助的对象……”

    “既然如此,如今那陈瑀对公子的监视已松,您何不悄悄离开海西,何不另投明主?”

    “哦?”青年士子饶有兴致望她。

    书童涨红了脸,“小人虽然见识浅薄,也听说过江淮刘府君府君的威名,听说他求贤若渴,又心系黎民,岂不是比陈瑀之流强了百倍?”

    青年士子怔怔起来,“这九江太守刘和的名声,连你们都知道了?”

    “九江!”青年士子目光恍惚,神思不属,已听不进外界的声音了,怔了片刻,突推案而起,“小毅,我们回家!”

    “良臣择主而栖,更何况我们没有君臣之名?”说完这话,就似一种负担自身上放了下来,青年一阵轻松。

    “啊?陈瑀呢?听说不久前他可是狠狠的收拾了几个想要逃回九江的士子……”

    “哼,我蒋干若是连一个小小的海西都走不出去,将来又凭什么走向天下,辅佐明主,争霸天下!”

    蒋干把兵书一卷,叫书童收拾起来,也不要行囊,从马厩牵出一匹老马,就扬天大笑,出门而去。

    等陈瑀得知蒋干逃离海西的消息是,已是第二天的事情,气得他对手下大发雷霆……

    九江郡,寿春城。

    九江的郡治在阴陵,但刘和却偏偏将太守府设在了州治寿春,连州兵都解散了大半,将之编入平难军中。

    如此一来,不但陈瑀这位自封的扬州刺史来不了寿春,恐怕就是刘繇这位真正的扬州刺史也来不来寿春,除非他愿意受制于人。

    通过这半年来的努力,刘和自信江淮已经彻底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即使刘繇这位刺史来了,也不可能撼动他在江淮的统治。

    按理说,他现在最该做的是趁着刘繇还没有南下扬州赴任的空档,抢先一步进入江东,抢占更多的地盘,但是徐州的局势却不由他不担心。

    他可不敢保证,徐州一定会向历史上那样,抵挡住曹操的进攻,成为它抵御曹操的一道屏障。

    随着思绪的运转,刘和的脸上时喜时悲,过了好一会,才听朱禾说着,“公子……”

    “哦?”

    刘和这才醒悟过来,令人上了茶,“坐吧!”

    随口问道,“灰衣卫有没有信?”

    “有信。”

    朱禾回答,“老夫人,程绪一家都会赶过来,老大人麾下的一些门客亲信一家也在,连家眷有六百余人。现在他们已经到了徐州境内,由黑衣卫护卫,必可无忧。

    ps:感谢白莲教徒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