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兴大汉 > 第138章 霹雳车与贤才

第138章 霹雳车与贤才

    霹雳车亦称“抛车”,此车使用粗竹抛击石块作为攻坚的手段。这是一种依靠人力或马拉的战车,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曾有记载:“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它首次亮相于官渡之战,因为此战中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曹操军谋士刘晔,则献出了“霹雳车”的打造图纸,使得曹操借助“霹雳车”抛石击破袁军的高橹,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这当然不是刘晔发明的,这只是他阅读古籍时无意中发现,因为颇感兴趣,便寻访江淮有名的工匠,将打造图纸修复还原了出来。

    这可以算作是汉末,甚至是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投石车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经过马钧改进,得到进一步完善,威力已经足够可观了。

    刘晔也知道刘和对这些“奇淫技巧”之术非常感兴趣,而他也不是食古不化的酸儒,所以在他真心归附刘和之后,便将图纸献了出来。

    刘和当然听说过霹雳车的威名,但他却不知道其出自刘晔之手,当他得到图纸之后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故而他广罗名匠,搜集材料,前前后后筹备了好几个月,就是想要让它提前现世。

    就在刘和仔细的观察霹雳车板样的时候,刘晔把一名六十余岁的老工匠叫上前,给刘和介绍道,“这名老匠人叫石锤,最我们九江最有名的木匠。当初我能将霹雳车的图纸还原出来,还多亏了石老的帮助。在我的邀请下,今年夏天他便带领全家来到合肥新城。这次霹雳车之所以等这么快造出来,还是他带领徒弟与其他名匠一起努力的结果。”

    老工匠跪下行礼,“小民拜见刘使君!”

    刘和连忙扶起老工匠,“石老不必多礼。”

    他看了一眼霹雳车,笑了笑道,“能在大战之前,造出霹雳车,这可是大功,我一定会重重奖赏你。”

    踱了几步,刘和又说道,“只是不知这霹雳车有何弊端?”

    既然此车后来被马均改进过,自然有它的不足。刘和可不想将其推上战场之后,敌人没杀死几个,反而因它的缺陷而造成损失。

    秦五脸上露出惭愧之色,他叹息一声道:“其实这霹雳车已经达到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不必担心在战场上出现问题。它固有很多不足,但想要改进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使用寿命有些短,最多只能用十几天,之后就不能用了。”

    刘和愕然,“此话怎讲?”

    “回禀使君,一架合格的投石车,不说对优质木料的讲究,最起码要风干三年以上,否者就会变形开裂,无法再使用。”

    刘和点点头,木头风干,这个他能理解,无论是栋梁、木船,用的都是干木,因为湿木在风干之后,容易变形干裂。

    话说回来,要说是湿木的话,合肥短时间内倒是能够搜集的足够的数量,但想要搜集到足够的优质干木,却有些难了。

    刘和突然想起,封旻曾经提到过,县里为流民盖房子时用的栋梁全是湿木,看来以后要注意修缮,说不定还需重盖,真是让人头痛。

    这就是势力建立太短,所缺乏的底蕴啊!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亲兵飞奔进来,在刘和耳边低语几句。

    刘和心中顿时大喜,也顾不上投石机,对刘晔打声招呼,便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

    在这个时候,合肥新城城门之外,出现了一队百余人的兵马,衣色杂乱,兵器各异,为首之人是一个手执铁枪的少年。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虽然是骑在一匹劣马上,却自有一股大将才有的威势。

    当看到刘和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时,他沉着镇定,没有丝毫的举止失措,不慌不忙的从马上翻身下来。

    刘和似乎对这个少年非常喜爱,向他示敬道,“子烈,和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不想少年趋前几步,摇头说到,“未也。”

    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少年却从容不迫的行了一礼,徐徐举鞭说道,“愿校尉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至万民依附,三兴大汉!等到了那时,君再以安车软轮征武,始当显耳!”

    刘和听后,不由得开怀大笑,环顾四周说道,“此吾之邓禹也!”

    众将一片茫然,不知主公为何对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少年,如此看重。但刘晔却有些了然,显然他已经认出了眼前的少年,正是在庐江颇有名气的少年才俊——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身长七尺七寸,仪表堂堂,骁勇果敢。现今不过才十七岁,就有了仁厚好施的诺大名声。上至郡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