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兴大汉 > 第131章 大战将起

第131章 大战将起

    就在三人在赵昱府中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几名骑兵奔驰而来,进入了刺史府,有要事向陶谦禀报。

    “使君此时正好在房内处理公务,我这就去给几位通报,几位先等一下。”片刻后,府中就有人应着。

    “恩,多谢了!”几名骑兵一脸凝重,默默地朝对方点了点头。这次事关紧急,作为土生土长的徐州人,他们是不愿意事情朝着他们所预期的那样发展。

    可是他们只是我足轻重的小卒,根本干涉不了州里的决断。

    很快,这人通报了管事,管事又快步进入书房中,见到了正在处理政务的陶谦。

    “主公,内务军的密探来了,有要是禀报与您。”管事不敢大声,只得在陶谦面前站住,轻声说道。

    陶谦虽有埋头政务,闻声还是将目光投过来,“内务军?是南边的事情,还是北边的事情?”

    内务军就是徐州的密探部队,由陶谦手下的亲信曹宏掌控,负责对外打探情报,对内监察属官及士族。

    “是南边的情报。主公,密探此时正在外面等候,您是否现在就……”这人看向陶谦,小心翼翼请教的说着。

    事有缓急,密探会连夜来拜见自己,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于是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先让他到侧厅里去……我等会就去。”

    陶谦吩咐的说,又命婢女替自己换了一套衣服,去取一些茶点。

    管事得到吩咐步出书房,对外面密探说道,“诸位,主公马上就到,我先带大家去大厅,这边请吧。”

    “有劳了。”为首者点了点头,带着手下跟着朝侧厅走去。

    这侧厅,实际上就是一大型的书房,私密性比较强,位于大堂之侧,专门接待贵客用的。有桌案,也有文房四宝,方便吟诗作赋,也方便记录要事。

    看着婢女将清茶和点心摆放在案桌上,几名密探一动不动,恭恭敬敬的侍立在一旁,等候着。

    不一会,脸色阴沉的陶谦便从外面步进来,低声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们连夜赶了过来。”

    所有的情报都是分级的,甲等最高,乙等次之,其后是丙、丁、戊、己。乙级及甲等情报,可以不经曹宏,直接禀报陶谦。

    曹宏既然没有过来,来的只是几名密探,显然不是什么小事。

    众人见陶谦来了,连忙恭谨行礼,为首之人将密信递上。

    陶谦喝了一口热茶,提了提神后,这才接过密信,细细的看了起来,只是还没看几眼,他的脸色就彻底阴沉了下来。

    “岂有此理!袁术小儿,真是欺人太甚!”

    这时,密探的首领沉声说道,“使君,有一事,您可能还不知道。刘表已经从豫州撤兵,而袁术并没有回汝南,而是直奔淮南去了。”

    封丘之战之后,面对曹军,袁术之所以连连战败,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与刘表突然出兵豫州,切断他的粮道有很大的关系。

    而袁军驻扎在边境上,防范外敌的重兵,也大部分被其羁绊住了,无妨北上支援袁术。

    “怪不得呢?”

    如今外敌尽去,相比于封闭排外,人口稀疏的江东,富庶安稳的徐州和江淮这两块肥肉,显然更适合袁术培元固本,迅速的弥补战败所造成的元气大伤。

    但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会将主意打到势力强大的盟友身上的,但袁术偏偏就这样做了。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袁术可不是正常人,作死的事情他都不知道做过了多少。

    虽然袁术目前的这一举动看起来非常荒谬,但这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现在只不过提前了几个月而已。

    此时陶谦有些明白,陈瑀为何会冒然来信给自己,请自己出兵助他将袁术赶出淮南了。看来对方并没有与袁绍一方有所勾结,而是对方已经先一步得到了相关的情报。

    “袁术啊,袁术!你这是自寻死路!”

    陶谦须发皆立,双目瞪圆,猛地一下将情报排在桌子上,目光中寒意逼人!

    几名密探眼观鼻,鼻观口,低眉顺眼的立在一旁,也不说话,就像木塑一般,似乎什么都没看到,也没有听到。

    只是偶尔飘过去的目光可以依稀的看到,密信上写道,“……袁术欲自立称帝,文武纷纷劝阻,术无奈,遂自称为徐州伯兼领扬州刺史……”

    “袁术目前已经到了哪里?”

    陶谦毕竟不是普通人,很快的压下了心中的怒火。他满满地的在厅内踱了几步,思索起应对的方式。

    陶谦可不是三国演义里说的老好人,他这个人在汉末可是出了名的耿直倔强,甚至可以说是桀骜不驯。

    在他年轻的时候,关中